苹果之罪与罪因
2018-06-22 14:50:00  来源:检察日报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常常随手摘下看起来内有乾坤的关键词,“苹果”无疑是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我指的不仅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用法,像圣经故事里伊甸园的苹果树、希腊神话中掀起特洛伊战争的金苹果或者巴塞尔姆对《白雪公主》的戏仿,更是不那么明显的象征:罗恩拉什的短篇小说《地图终结的地方》,老人死里逃生,因为他拒食偷来的苹果;厄普代克小说中的背景苹果园,抑或唱着《别坐在那棵苹果树下》的姑娘;还有格雷厄姆格林的集子里,多个短篇都用了苹果作道具。明明换成任何其他物品都能说得通,为什么偏偏是苹果?普遍到某一天,主人公吃苹果看上去都像在饮鸩止渴。

  这个问题在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看来,再简单不过了。他的阅读指南《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就像一套万用公式,帮助我们内行地读书。虽然阅读的深度离不开知识积淀和人生阅历,但福斯特领进门,我们再不会错过作者抛出的暗示,譬如,我们心照不宣:此处只能是苹果,绝不是香蕉、橙子、梨。

  世间只有一个故事,即关于人性,所有创作皆离不开这唯一的目标。尽管没有人能熟读世间所有作品,但其中自有规律可循。福斯特认为,记忆、象征和模式是区分文学教授和普通读者最重要的三点,通过一些小技巧可以大大提升阅读品质,至少成为非普通读者,没人能读遍世上所有的书,读几部深受作家喜爱的经典却不难,莎士比亚、《圣经》《格林童话》都是佳选,象征和模式很可能取材于此。拿苹果的例子来说,苹果可能出自莎士比亚或者其他被奉为宗师的全民皆知的巨擘,《威尼斯商人》有言:“魔鬼也会引证《圣经》来替自己辩护哩。一个指着神圣的名字作证的恶人,就像一个脸带笑容的奸徒,又像一只外观美好、心中腐烂的苹果。”或是出自《圣经》,我们耳熟能详的苹果的原罪。或是出自童话,比如《白雪公主》的苹果。联系上其中某一点,你就比字面意思多看透一层深义,风平浪静的表面可能暗藏激烈的影射。

  这个方法用以对付艰涩难懂的文学更是事半功倍。什么意识流、后现代、魔幻现实,别怕,可没有名字看上去那么曲高和寡,依照福斯特的良训,提炼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玩味再三,若能看出其中的似曾相识,那离作者的真正用意大概也不远了。

  动用记忆储备、随意发挥想象,会不会是过度解读呢?这其实是《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最出彩的地方。读者的一家之言只是私人阅读体验,代表不了作者的用意,随心所欲任意解读当然不行。记忆、象征和模式的分析,一定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的,细心阅读、捕捉字里行间的线索同样是个有趣的过程。比如在《测验》的章节里,福斯特向我们示范了一篇文本的解读。引人联想的线索不会只出现一次,要么是反复出现同一个物象,要么是有能相匹配的其他物象呼应,福斯特因文本主人公的经历将她对应珀尔塞福涅的模版,她的母亲和兄长、佩戴的衣饰和携带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和遇到的小人物,也都完美对应了模版的设定。否则,这种联想就是没有说服力的过度解读。

  解读可以见仁见智,这也正是文学作品最富魅力之处。忠于文本本义、高于文本内涵,文学书就像一根风筝线,平衡着现实与自由。

  翻开一本文学书,你知道苹果不只是苹果,除非你是一个阅读的门外汉,或者你还没读过托马斯福斯特。

  编辑:黄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