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老表(下)
2018-06-22 14:49:00  来源:检察日报

  陈氏后裔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稀世人物,曾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陈寅恪学术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探究都作出过重要贡献。尤其让我感佩的是,他长期致力于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与王国维、陈垣等形成了中国现代史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新考据学派”,对后人产生重要影响。历史就是这样,如涓涓细流,源于深山,却汇入大江大河,汪洋恣肆,创造辉煌。

  告别小山村,我们向茅竹山林场而来。风儿掠过竹海,秋天挂在枝头,而树杪寂寥地在向苍穹窃窃诉说秋的清凉。我们一行下车徒步行进在林海间,越过桥下或隐或现的小溪,路边灌木丛旁有一支火红色的灯台莲煞是迷人。在苍凉的秋色中,唯有这株红色开得鲜艳。当地人说,此植物有毒,不可食用,唯有根块可以入药,专治毒蛇咬伤。显然,最为美艳之物,或许往往含毒。灯台莲一枝独秀,隐含着美丽毒素傲视苍穹。天地之广,世界如此博大,鲜花和毒草并生,它能默默容得下一切。午餐安排在山涧桥边茅竹山林场小镇。从这里,可以看到茅竹山主峰,在那里,林海已尽,露出一片柔和的浅绿,宛若天山深处的牧场,让人心里暖意涌动。

  下午时分,我们来到朱砂村参观。一条山溪从村中流过,两旁尽是参天古樟。县里的退休局长瞿修平担当乡贤为我们讲解,他说,该村的三大特色是,乌鸡、青钱柳、采茶戏。不过那天,戏班巡回演出去了,没有看上他们的精彩表演,倒是在村边收割后的稻田里,看到了一群自由自在觅食的乌鸡,一色的黄羽红冠,在金黄的稻茬地里显得格外夺目。他们说,这里的乌鸡别处所无,黑到了骨头,十分滋补。在山坡地上他们栽种了两百多亩青钱柳,准备发展青钱柳茶业。而整个村落确是一座古建筑“博物馆”,两三百年的民居随处可见。他们想以此发展旅游业,我却建议他们千万不要为了旅游开发毁了这个老村建筑。现在到处以发展旅游的名义过度开发,遗患无穷。应当说,这个老村旧貌,自身就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只要把服务做好,相信会吸引那些闻知深山藏有古村的观光者青睐。不过,在这里,我几乎没看到年轻人。我问瞿乡贤,村里没有了年轻人,你怎么发展?或者说,你怎么把村里年轻人的心拴住?他笑笑说,这就是关键,我们只有发展起来了,在家门口给年轻人找到事做,他们才不会远出打工或游手好闲。其实,这不只是朱砂村一村之事,也不是瞿乡贤一人所思所危,让年轻人重回故土创业,是当务之急。我曾在台湾宜兰寒溪村泰雅族不老部落,看到留学澳洲回来的青年人,带着乡邻父老,把一个小山村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到那里旅游,得提前一个月预约,每天的客流量限定30人,服务细致周到。而且带动了山村手工土布织染,制成旅游纪念品就地出售。一些美院毕业的雕塑家也回归这里,打造他们的木雕产品,形成良性互动。几乎全是年轻人在这里服务创业,泰雅文化不仅传承还得到升华。而乡村文化能否保住,是一个当下面临的症结。中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其实是以乡村为背景保留下来的。如果乡村走空,传统文化的根基也就不复存在。在大兴小城镇建设的同时,我们应该更为谨慎地保护乡村,保护古村落文化。那里面有太多的文化根须,不能在我们眼前剪断。

  毫无疑问,黄庭坚是修水的骄傲和文化符号。这位北宋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文学家、书法家,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书法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七岁便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后来受到苏轼赏识,方始名震四方。他虽年少得志,却一生历经坎坷,屡中暗箭,客死他乡。但是,黄庭坚的诗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不仅影响宋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延续至今。黄庭坚作诗被誉为“一字一句,必月锻季炼,未尝轻发”。黄庭坚提出诗之“句中眼”,即后人所说的“诗眼”,就是注重对关键字词的锤炼,“要字字有来处”,同时重视句法,讲究章法。但他要求最终超越诗法,达到“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黄庭坚的书法自成一家。尤为天下称道的是,黄庭坚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坐落于双井村西南的黄庭坚墓园,自宋以来多次维修。黄庭坚祖居之所“理和堂”,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保留完好。新建的黄庭坚纪念馆、黄庭坚公园,成为修水一景,也是修水人民心中的丰碑。

  绍兴元年(1275年)三月,宋朝末代皇帝颁发诏书,追封黄庭坚为龙图阁大学士,这已是黄庭坚蒙冤辞世将近一百七十年后的事了。一年以后,至元十三年(1276年),南宋幼主在临安(今杭州)受降,至此宋灭,幼主朝于元上都。显然,一位伟大的诗人,无须由一个没落皇帝加册追封,诗篇照样可以传诵千古,滋养后人。

  走在修水大地上,逢人便可以道出当年秋收起义时,修水十万之众参与其中的壮烈景象,但是现在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一万二千多人。最让修水人纠结的是,解放后修水人没有出过一位将军。不过,发动那场秋收暴动的伟人的著名诗句犹在耳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走向诡谲的大山虽然沉默,但是先驱们依然活在今人记忆深处。

  编辑:黄韵洁  

上下篇导读

 · 银花深情
 · 墨脱之旅
 · 我的第一次陪访
 · 安第斯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