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看似离我们的生活很远
但若不加小心
只在你不经意间
便可能伪装成糖果、饮料、贴纸等出现在你身边
面对新型毒品
如何保持警惕、精准辨别、科学防范
一起来了解
“跳跳糖”
真实身份:芬太尼类(人工合成强效麻醉性镇疼药)
危害后果:极少量的摄入后大脑会持续亢奋,两到三天都不会感到疲惫,对人体造成危害,乃至危及生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损伤。
“邮票”
真实身份:麦角酸二乙胺(LSD)
危害后果:吸食后会失去意识甚至进入幻视、幻听、兴奋状态,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而苏醒后会出现短暂性记忆缺失。
“奶茶粉”
真实身份:K粉、病毒合成大麻类物质
危害后果:吸食后具有类似致幻效果,产生伤人冲动、行为紊乱、出现幻觉,过量会导致高热、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上头电子烟”
真实身份:依托咪脂、美托咪酯等
危害后果:过量吸食会导致神志不清、昏迷、呼吸暂停、窒息死亡等严重后果。长期吸食还会对身体和心灵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包括精神障碍、心血管疾病等。
“开心水”
真实身份:中枢神经抑制剂
危害后果:使用后会暂时觉得舒适、快乐,然后嗜睡、思维混乱、健忘、呕吐,过量摄入会导致抽搐、心跳呼吸暂停。
“减肥药”
真实身份:安非拉酮、芬特明
危害后果:短暂使用后使人产生兴奋、饱腹感,实则会导致使用者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心悸,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不管如何伪装,都改变不了其毒品的本质。长期滥用毒品,会对人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少数犯罪分子甚至利用新型毒品致人昏迷的特性实施性侵、猥亵等犯罪。非法贩卖、运输、吸食均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切勿因贪图新鲜,误入歧途。
检察官提醒
1.警惕“花言巧语”,不碰陌生人给的食品饮料,远离“上头电子烟”等诱惑。
2.认清毒品伪装,学习禁毒知识,发现可疑物品立即报警。
3.勇敢说“不”,拒绝“毒”朋友,拒绝“试一次没关系”的谎言。
4.切勿轻信“减肥药”的药效,更不能为了走捷径,赌上自己的健康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