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张潮在《幽梦影》中写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迹听唉乃声,方不虚此身耳。这句话,有古代文人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浪漫气息,内敛又隐秘,像暗夜的花朵散发出幽幽的香,一缕一缕的,浸润的梦都是香的。
这还不够,古人还有更浪漫的生活方式,用花治病,这多不一般。那些花朵,在盛开的时候被摘下,被日晒,被历练,被珍藏,然后,在烈火的煎熬下,以悠悠的清气为人疗疾。试想一下,人端起这花朵熬成的汤汁,饮下,可疗疾,也是疗心,餐花食英是也。
《说文解字》里说,药,约声,从草头,一般是指植物。这也是传统中药被称为草药的缘由。《本草纲目》里罗列了大量的以花草治病的方子,蔷薇能入药,李时珍说,此草柔曼,依墙攀附而生,又叫墙靡,眼睛上火,视线模糊,用蔷薇作药,功效良好。还有月月红、玉兰、杜鹃等等均能入药,它们个个都是有颜值又身怀绝技的智慧美人。
所有能作药的花朵中,我最爱百合花。《本草纲目》云,叶短而阔,微似竹叶,白花四垂者,百合也。百合花虽算不得绝色,比不上牡丹的雍容华贵,但是,百合的雅致也是其它花所不能比拟的。在我看来,牡丹有贵气,桃花有媚气,罂粟有巫气,而百合花则是有清气,素颜,枝干婷婷,花开垂首,婆娑有态,淡定从容地开在枝头,绝不招摇。百合能治很多病症,主治迎风流泪的毛病。王维有诗为证,“冥搜到百合,真使当重肉。果堪止泪无,欲纵望江目”,用的就是《本草纲目》里面百合止涕泪的方子。
花朵有色,这些草药也有颜色。青黛,是蓝色的一种,幽幽的,好似红颜薄命的寂寞美人,是落花时节,身着青衫,在微雨的黄昏里惆怅。如此,随便一猜,就能猜到它的药性是寒的,能去热烦,杀恶虫,有驱热解毒之效,名副其实。还有些草木,如白英、白前、白头翁,因为带着个这个白字,读起来很有点天高云淡的味道。海金沙,耀眼的金黄,是浩瀚的海面上徐徐的落日,一直沉,一直沉,沉下去的还有悠悠的光阴,壮阔而沧桑,它不仅能治湿热,道士也用其来煮丹砂。还有紫花地丁、甘蓝、金银花等等,这些草木汇成了一个大园子,身处其中,满眼的草木摇曳有态,随便摘下一枝,都能炫人眼目。
最有诗意的草药当属当归了。当归性温,是逐淤生新的良药,《红楼梦》中秦可卿生病,太医所开药方中就有当归,后世红学家以“当归”两字来推断,认为有秦可卿将归太虚幻境的寓意,当然这是专家的个人观点。而《本草纲目》则认为,当归调血为女人用药,有思夫之意。这样看来,当归其实是一封寄给离人的素笺,背后是思妇幽幽的叹息。这是一种像思念的植物,有点碎碎念,深深思,拿不起,也放不下,只好搁在心头,一寸相思一寸灰,就这么牵着,念着,当归、当归……你是医我的药。
这些草木,无论当初是怎样的芳香四溢,成了药,味道都是苦苦的。良药苦口,像人生,也像爱情,都是要先苦一阵子,才有以后的甜上一辈子,人如果能懂这个理,也算是没有辜负草木的这番心思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