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触动心底的柔软
2018-05-29 11:49:00  来源:检察日报

  去年3月份的一天,早上刚上班,就听同事们讨论凌晨时连发的三起入室撬保险柜盗窃案,公安机关初步认定为同一盗窃团伙所为,案发地点都是企业的财务室,盗窃总数额近35万元。作为一名公诉科长,每年经手的案件近百起,但像这样连发影响极坏的案件还是少见的,我只希望尽快破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50多天过去了,这个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但事实并不乐观,内勤告诉我,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在逃,已被抓获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只有一人承认,一人承认部分犯罪事实,而尚某拒不承认。我深知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于是果断要求负责这个案件,一定要让犯罪嫌疑人认罪服法。

  通过案卷中显示的口供和证据材料,现场并没有直接证据能够证明尚某有犯罪事实。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我知道仅凭现有的证据材料根本达不到起诉标准,我还要继续寻找合适的突破口让他们认罪服法,绝不能因证据不足让他们逍遥法外!

  被盗的三家企业有两家都是我们当地的房地产开发商,还有一家是家具商场。案发后,三家企业负责人情绪非常激动,多次到检察机关反映情况,希望尽快追回赃款。后来我得知,一家房地产商被盗25万余元,为了弥补损失,该企业决定把这些钱从总经理、销售经理、销售人员和安保人员的工资中扣除,而且当时已经扣发了三个月,扣发人数达到了20多名。有的销售和安保人员工资本来就不高,再被扣发之后所剩无几了,生活陷入困顿。

  看到这些情况,我和科里的同事义愤难平,发誓一定要尽快突破案件。几次讨论会之后,我们初步决定从嫌疑人、律师、嫌疑人家属几个方面同时做疏导工作。

  在一次对尚某的提讯中,他刚开始一直拒不认罪,总是顾左右而言他,眼看就要无功而返。最后出于关心我就顺带问了他家里人的情况,令人意外的是,刚才还一直滔滔不绝的他突然陷入了沉默,并且眼角湿润。我顿时精神一振,这有可能就是突破案件的关键时刻!果然,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柔软的地方,犯罪嫌疑人也不例外。尚某说自己还有两个老人要养,一提到自己的老父亲,他的情绪立时激动起来。他说,老父亲患有尿毒症,看病需要花很多钱,两个未成年的孩子都还在上小学……看到他情绪低落,我没有再继续讯问。这次提讯虽然尚某依然没有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但我有预感:快了。

  回到单位,我立即想办法和他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当时他的家人还不知道尚某已经犯了事,还一直以为他在外面打工挣钱。他的老父亲一听说,立即拖着病体带着儿媳妇辗转搭车来到单位找我,一见面就拉着我的手,苦苦哀求我一定要想办法救救他儿子,尚某的妻子也承诺当天回家就赶快想办法凑钱退赃,争取尚某宽大处理。

  又一次提讯尚某,我把他父亲和妻子的话如实给他讲了一遍,没想到话音未落,他顿时失声痛哭,很快就将自己伙同他人入室盗窃的三起犯罪事实交代清楚,并且中间还不让我打断他,最后他说:“我也没有包庇我自己,也不会冤枉他们,百分之百是实话。希望检察官能对我从轻处罚。”

  在审查起诉阶段,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认罪,并且在家属的积极配合下,赃款全部返还给了被害人,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三人一审判决后真心服判没有上诉,并表示:会牢记检察官的教诲,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后回家孝敬老人。

  每个人心里都有柔软的地方。

  编辑: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