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不解之缘
2018-05-29 11:48: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为一名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科长,我每天都要和孩子们打交道,有时看到一些孩子因为冲动打伤了别人而犯罪,我发自内心地替他们惋惜,也想尽力去挽救他们。

  来检察院工作之前,我是一名中学老师,孩子们住校,所以跟我在一起的时间居多,他们都亲切地喊我“樊妈妈”。到了检察院之后,根据安排,我又到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工作,更让我从此和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年前,我接到一起棘手的案子,说它棘手并不是因为案情复杂,而是因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尖锐不好调和。小文和小陈(化名)是初中同班同学,经常结伴回家。一次放学回家途中,两人发生纠纷,小文用衣服蒙住小陈头部进行殴打,被打的小陈也一直在还手,但却一直处于劣势,慌乱中掏出随身带的水果刀朝小文扎了一下,没想到这一刀竟然扎到小文的颈动脉,顿时血流如注。小陈吓傻了,还是周围的人赶快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小文送到了医院。虽然及时得到了医治,但这场打闹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小文瘫痪了,成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小文是家中独子,贫困的家庭面临高达近百万元的医疗费,其父母精神几近崩溃,多次喊着“血债血还,钱不要了,让我刺他儿子一刀,让他尝尝啥滋味!”而小陈的父母则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被小文欺负在先,还手是正当防卫,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我已经记不清双方的父母在办公室里吵过多少次了,都是各说各的理,每次都是怒气冲冲而来,经过我苦口婆心地劝说,再心平气和地离开。面对双方剑拔弩张的情势,我连着几天到学校和双方住处附近去走访,认真查看案卷研究案情,最终依法认定小陈属于防卫过当,并积极联系双方的父母促成赔偿和解。考虑到小陈还是在校生、此次是初犯、帮教情况良好等情节,最终对其作出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使其得以继续完成学业,法院也采纳了我依法提出的对其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将小陈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对我来说,事情并不能就此结束,后来我们还多次到受害人家中看望,为小文的父母做心理疏导,并迅速启动了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资金申请,最终为这个不幸的家庭争取到了救助金。我们还为他们送去棉衣棉被和米面,虽然这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小文一家人还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小陈后来给我写过一封信,他目前在学校学习很努力,信中说:“亲爱的樊阿姨,偶然的冲动使我成了一名折翅的小鸟,心灰意冷,是你用法律的良药,复苏了我久违的良知,鼓起我前行的人生风帆。”

  我们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类似情况的孩子还有很多,而且发现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在生活、医疗、心理、就学、就业等保护方面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被害人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困难无钱救治,因得不到救助,激化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家庭矛盾,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我积极联系市教体局、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心理咨询协会,会签了《关于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的若干规定》,对于救助范围、救助方式、救助程序都作出详细的规定。同时,检察机关还与政府职能部门合力,建立未成年人刑事被害人数据库和救助档案,针对每个受害人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及时开展物质、心理、医疗、教育、就业等救助。

  一年来,我们先后开展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30余次,帮助15名未成年刑事被害人走出生活阴影,重新快乐生活学习。

  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

  编辑: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