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学
2018-05-29 11:49:00  来源:检察日报

  小学快毕业的时候,班主任杨老师告诉我们:“小学考初中叫初考,成绩一般的,是按家庭住址就近分配。成绩突出好的,都由大同一中录取。成绩突出不好的,哪儿也不录取你,你就回家坐着吧。”

  我那个叫“常吃肉”的同学说:“站着不行吗?非得坐着?”杨老师一点也不生气,笑着说:“站着也行,站乏了再坐。”杨老师是个好老师,爱跟学生开玩笑。可杨老师的这个玩笑真的把“常吃肉”给说准了。他没考上,哪儿也没录取他,只好在家坐着了。我初考的成绩平均98分,属于突出好的,接到了大同一中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的“附页”告诉学生家长:学生无论家远近,一律住校。

  里院的慈法师父说大同一中在城西,过了十里店村,再到了十里河就是。我妈一听十里河,赶快问,河水深不深,师父说没事儿,虽说是常年有水,但最深的时候也没不了膝盖。

  我妈说:“上个三中多好呢,三中离家近近儿的,多好。可这个烂一中远的。”

  师父说:“曹大妈,大同一中可是全省的重点学府。那可不是谁想考就能考去的,你不打听打听,咱们附近街巷上学的十多个小学生,就是招人(我的小名)考上了。”

  我妈说:“我是说娃娃还小,远的。”

  师父说:“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去哇。”

  报到的那天,是五舅舅用自行车带着我去的学校,他给我一切都安顿好才回去。

  星期六下午回家,一出校门,五舅舅在喊我。他问我学校好不好,我说学校总给吃黄金钵和大红鞋(玉米面死面窝头和高粱面菜饺子),我吃不惯。

  回了家,一进门我就说,妈快给我吃搁锅面。我妈给我盛上来,我端起就吃。我妈说凉凉再吃,我哪顾得上,吃了一碗又一碗。爹怕我憋坏,劝我缓缓再吃,可我根本就不放,最后一连吃了七碗。

  我妈看我饿成这个样子,哭了。

  我妈说:“那货(我妈叫我爹从来是称呼“那货”),这个烂学校把娃娃饿成个这。咱们不去了。”我爹说:“人家这是全省重点。”我妈说:“全国重点也不去了,往回转。回三中。”我爹不想让我转学,又说:“那你也得征求下娃娃的意见。”我妈大声说:“他没意见!”

  但手续不是一下子能办好的,一上午我在家没什么事,我妈说:“我看你干脆后晌就跟孟孩(我的邻居)上学去哇,他不是在三中吗?”后晌上学前,我妈真的把孟孩给叫到了我家。她以为这是在姥姥村的大庙书房,谁想去就去。孟孩说:“我们班后面正好有个空位儿,招人就坐在那。”我说:“叫老师捉住我咋办?我又不是人家班的学生。”我妈说:“老师问的话,你就说,我是大同一中的,要往你们班转,正在办手续呢。你要是怕的话,我送你去。”

  我一听她要去送,赶快说不怕不怕。就背着书包跟孟孩走了。我嘴说不怕,可我心里怕。快进三中大门时,更害怕。正想着听到有人喊我,“乃谦,曹乃谦”。一回头,是我们小学同学,别的班的,我不知道人家名字。他说:“我叫赵喜民。”我问他:“你现在是几班?”孟孩说:“他跟我是一个班的,八十三。”又告诉喜民:“乃谦是大同一中的,不想在那儿了,正往咱们班转。”喜民说:“那太好了,咱们是一个班了。”说着,挎住我的胳膊往八十三班走。有了喜民,我不太害怕了,假装就是这个班的学生,跟他们进了教室。

  教室最后一排真有个空位,孟孩让我坐那里。同学们都把书包放在柜子里,我也放进去了。

  讲台上有一个上了年纪的男老师,他说:“同学们好。”同学们回答“宋老师好。”宋老师说:“今天的作文课题目是《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字数不限,当堂写完,大家动手写吧。”

  我拿出作文本,写下了题目《常吃肉》。

  不知什么时候,宋老师站在了我的旁边,大概是觉得我的题目有点奇怪,就拿起了我的作文本,翻过来一看,封面写着“大同一中”,那是大同一中发给学生的作业本。我一下子慌了,赶快站起来,正要解释,他却按下我的肩膀说:“坐,继续写吧。”

  听声音,宋老师不像是生气,我又埋头写起来。写着写着,觉得有人按我肩膀,抬头一看是宋老师,又听见有人叫我,原来已经下课了,喜民在教室门口跟我招手,我答应着站起来,宋老师把我的作文本拿走了。

  我问喜民和孟孩,宋老师是班主任吗?他们说,数学老师于老师才是班主任,可厉害呢。

  宋老师已经知道我不是这个班的了,他要是告诉了于老师,于老师肯定会把我赶出去的,我越想越害怕,赶快走进教室,把书包抽出来背起就走。回了家我跟我妈说,那个空位子是有人请了假,现在那人回来了。

  两天后,转学的事情定下来了,我去了大同五中。

  慈法师父说,坐在家里常能听到“当当,当当”的敲钟声,那就是大同五中在敲钟。

  编辑:徐斌  

上下篇导读

 · 博物馆如何生存
 · 不解之缘
 · 与木棉花儿相遇
 · 春临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