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梦是在38岁那年实现的,从童年做梦到梦想成真踏入大学校园,这期间经历了无数的转折与坎坷。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高考升学率不高。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报考了邮电技工学校,毕业以后如愿分配到邮电局,在营业窗口做一名邮政营业员,工作内容就是收寄信件、收投包裹、办理汇款。不到二十岁的我当时能够想到的也只是认真办理好每一笔业务,人生仿佛一眼能望到边。
那时候我的职业目标就是做一名兢兢业业的营业员直至退休,此生与大学再无缘分。
直到那天,一位用户来取他的邮件,我发现他的邮件全部都是法律书籍,而他正是函授中心的负责人。见我好奇,他便非常热情地给我做起普法,从法律到哲学、又是法制又是法治,又说到了自学考试。
这位前辈是领我走进法律之门的恩师。回首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在拿到第一本自学教材的时候,我的人生之路已经悄然改变……
对法律完全不懂,看着教材能做的只是死记硬背,考试过关全凭着一股蛮力。伴随着我的自考开始,我的生活、工作也在变化,从窗口营业员被调转到办公室做法务工作,工作内容复杂而多样。市邮政局下辖十几个分支机构,要负责全部的合同、工商登记、诉讼,包括普法等等培训,同时还要兼顾办公室的一些行政工作。为了胜任这些工作,学习不能停歇,所幸,当时自治区邮政局政策法规部门的同事为了鼓励我学习,每次全国性的会议都安排我参加。在这样的平台上,我终于找到了老师!这些老师有系统内专家、大学教授、知名律师,虽然每一次时间都很短暂,但收获却非常大。与此同时,我还结识了全国邮政系统的法务同仁,他们都是法律专业科班出身。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为伍,总能够得到最快的成长,这是我感觉最幸福的事。这时,一个愿望便更加强烈,那就是去上大学进行系统学习。
当时,我的下一个职业目标就是全力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配得起法律顾问的头衔。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是每个法律人都期望拥有的名片。没有进过大学校门一直是我的遗憾,时间越长感受越深。2008年,女儿已经一岁了,我想,我没有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如果将来女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真的会是一个好的榜样吗?为了女儿,我要去考司法考试,以后也能给她分享些学习经验。
下决心容易,但真正学起来太难了。白天要工作,下班还要照顾家庭,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只有夜晚。我把课程音频拷贝到MP3中,将播放速度调快,六个小时就能听八个小时的课程,做家务的时候听、陪孩子玩的时候听、走在路上听,硬是把时间多变出来了几个小时。每天下了班就带孩子去公园玩,让她又跑又跳,为的是让她累了就能早早睡觉。女儿很少生病,大概也是那时候每天疯跑得到了充分锻炼,这真是司法考试的意外收获。
在备战司考的路上多次有过放弃的念头,想到自己的法律梦还有女儿那张小脸,最终还是挺了过去。呼伦贝尔的夏天那么美,但是备战司考的那个夏天,我甚至忘记了美景。
通过了司法考试,我的职业目标又有了新的内容。我要做个真正的法律人,匡扶正义、守护公平。适逢政法系统公务员招录,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学习成果,我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检察院,成为一名国家公诉人,一名真正的法律人。
在进入检察院参与办案的几年中,我发现查办案件比司考更难。实践中的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自学的理论知识远远无法满足案件的复杂多变。我读书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我要坐在大学的讲堂里向更多法律专家学习,让实践有深厚的理论指导,让理论搭上实践的桥梁,实现儿时的梦想。
201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推出高端公诉人才法学硕士培养计划,但是招生条件非常严苛,要经最高检审查并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这对于一个没接受过全日制大学教育且已经38岁“高龄”“半路出家”的法律人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最初我甚至连报名的念头都没有。我的领导一再鼓励我报名,并为考试、学习创造条件,同事也主动帮我分担工作。为了这些鼓励和期待,我必须迎难而上。也许是因为多年的梦想,我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累积,我通过了考试。
入学时,我站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园里,站在写有我名字的“状元墙”前照了一张相。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时刻,记住为了这个时刻所付出的所有努力,记住所有支持我实现梦想的同事、家人、朋友。法律是我追寻的远方,也是我坚定的信仰。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