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确认了录取通知书的邮寄地址,不由得长吁一口气,五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尘埃落定。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内心五味杂陈。
2013年6月,我大学毕业,当时为了找工作,四处频繁参加考试、应聘。为了一次省考面试,我错过了毕业典礼,也错过了毕业照的拍摄。后来,虽然如愿考入了检察院,但一想起自己没能穿上学士服,与师长、同学共享珍贵时光,就有一种深深的遗憾。那时,姐姐安慰我:“争取以后考上研究生,穿上硕士服,好好体会一次毕业的感觉。”我笑了笑,没有细想。上班后我被分配到了公诉科。
两年后,我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平时办案,周末追剧或旅游,生活简单而充实。直到一次聊天,在香港读研的闺蜜说自己正计划申请去英国读博,并问我对未来的规划。我语塞,竟不知如何回答。闺蜜又问:“你就准备这样在异乡过一辈子?”我仍旧答不上来。夜里,想起闺蜜的问题,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句平常的寒暄,却也让我反思了很久。我想:虽然自己已经有一份稳定工作,但不等于有理由不再努力,法律是不断变化的,法律职业者就需要不断学习、进步,不精通业务知识,也就对不起检察干警这一职业。基于这些反思,我萌生了报考研究生的想法。一方面,以考促学,可以量化自己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重返校园系统学习一段时间,理论结合实践,应该提高得更快。
到了备考的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想想容易,做起来难”。白天翻看一本又一本案卷,审查一个又一个证据,制作各种法律文书,到看守所提审犯人,去法院支持公诉。晚上常常因为几个案子接连到期而加班加点结案。一天下来,看书的时间少之又少,看书的时候又经常想起工作上的事情,沉不下心,勉强看过的内容也记不住。那段日子让我觉得很挫败,数次想过放弃,可每次问自己连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住,以后人生的大风大浪又该怎么面对?思想剧烈挣扎后,我还是选择了坚持。
为了尽可能多些时间看书,我学会了充分调动业余时间。每天给自己制定任务,晚上完成任务才睡。周末变成了“闭关”,推掉所有朋友的邀约,每天在家看书。工作日的午休时间也利用起来,不再回宿舍休息,只在办公室看书,累了就趴桌上睡会。去看守所提审随身带本单词书或作文模板,在车上或在讯问室等待时,就拿出来看两眼……为了不让自己分神,我便拿笔边看边想,把真题考过的内容和自己感觉可能考的内容都标记出来。后期发现内容多自己记不住时,就用本子把那些标记的内容誊出来,边抄边背,结果我抄了200多页。临近考试,每天清晨6点起床背那200多页的内容,不断重复。
整个过程是煎熬、痛苦的,但进入考场后我变得释然,知道自己已经尽力,没有遗憾。今年2月,查询到自己考研初试成绩370分,泪水不禁盈眶。准备复试时,延续之前的方法,挤时间、抓精力,在4月顺利通过学校复试,进入拟录取名单。
我明白,结束也意味着开始,考研是自己坚持学习的一个开端,重要的是养成读书求知的习惯,未来我还须努力,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检察干警。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邵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