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苦中作乐 坐暖冷石
  来源:检察日报

  滕灵辉范跃红

  滕灵辉

  ▶岗位:文稿写作

  ▶岗位工龄:6年

  ▶爱好:音乐、烹饪、旅行

  在别人眼中,我是个爱折腾的人。大学期间,因为一节难忘的法律辅修课,我从土木工程专业转到了法学专业;工作后,在基层检察院摸爬滚打几年后遴选进了省检察院,从熟门熟路的反贪岗位到了毫无基础、主要靠笔的研究室工作;之后,又从研究室调岗到办公室,从事既为人瞩目,又让人敬而远之的文稿写作工作。

  十几年干下来,我确信自己没有天赋异禀的幸运,更相信要想坐暖冷石,唯有下足苦功。回顾这些年令人心潮澎湃、回味无穷的美好时光,往往都是最苦熬人的。比如,每年我都会遇到几次“救火式”的重要文稿起草、修改任务,有的会期已临近但材料尚未达到领导要求,临危受命后,我立即调集素材学习,并结合平时的思考、积累,快速形成修改思路,每每都能化险为夷,圆满完成任务。事后同事问,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如何做到从容应对?我总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回答。这背后需要长期学习、深入思考和持续积累,而这个过程最苦熬人。为了领导和同事的信赖,为了让大家能感到被“托底”,我愿意这样苦并快乐着。

  其实,我也曾有一次差点“掉链子”。去年夏天,我因手臂烫伤后延误治疗,数日高烧不退。一天下午,我正在医院打吊针,突然得知第二天的一个重要文稿需作重大调整。事情紧急,我马上向医生写下保证书(疫情防控期间原则上高烧未退不让出院),便匆匆赶回单位,随后组织文稿写作团队开会研究调整方案。会后大家主动请缨:“滕主任,这次让我们来吧,你放心!”就这样,同志们通宵奋战,我辗转难眠。天未亮我到单位一看,熬红了双眼的他们正在最后统稿、校对。看到我来了,兴奋地对我说:“稿子成了!”激动得我挨个给了他们一个大熊抱。团队的力量给了我砥砺前行最大的底气。

  办公室工作确实“重、苦、杂、难”,但我总能乐在其中。当起草的综合调研文稿找准了重点、难点、堵点、痛点,对症下药推动工作,得到全省上下普遍欢迎时;当精心采编的信息简报得到上级领导重视并在全省甚至全国推动解决相关问题、实现“小信息大作为”时,那种强烈的成就感,绝不亚于办好一起案件。虽然是幕后的司法行政人员,但我相信,胸前的检徽同样闪耀!

  (本报记者范跃红整理)

  编辑:黄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