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南非,开普敦是一个必须要去的地方。
早就听说开普敦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滨海城市,去之前,我一直在想象它的美丽。但在进入开普敦市区之前,我们见到是却是另一种景象——一片一片的铁皮房,低矮杂乱、垃圾成堆——这是黑人居住的贫民窟。真是遗憾,这些黑人区就像美人脸庞上的一块伤疤,毫无疑问,黑人问题也是整个美丽南非的“伤疤”,虽然种族隔离已成为过去,却难以治愈。
过了黑人区,映入眼帘的就是另一个世界了。必须承认开普敦的确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三面环海,各种各样的小洋楼掩映在绿树、鲜花丛中;开普敦喜欢鲜亮的色彩——绿的、黄的、红的、白的装饰着路边的各式建筑,街道整洁卫生,每条街道都从海滨通往桌山脚下,城市成为了桌山美丽的彩裙。因为有桌山,有印度洋、大西洋,有灿烂的阳光,相比南非的经济首都——约翰内斯堡,开普敦显得更加漂亮,更有一种风情。
我很欣赏开普敦的建筑,几乎每一幢我所见的建筑都十分精美、别致,真正有一种建筑艺术的感觉,相比约翰内斯堡,开普敦的高楼大厦也多了许多,主要集中在行政中心地带,那里有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开普敦也是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赛场之一,新足球场——“绿点”,也叫“鸟巢”,其时正在修建之中,主体建筑已经完工,总体感觉虽同为鸟巢,却显得十分轻盈,没有北京“鸟巢”那般的笨重,尤其是矗立在“水立方”旁。
开普敦的建筑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市政大楼,其特色不在建筑的奇特样式,而在于市政厅没有围墙,且城市的主干道从市政厅大楼下穿过,成为开普敦市的另一道别样景观。
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并非各式漂亮的建筑,而是一段残缺的建筑工程——当地人称“断桥”,形成了开普敦市区中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开普敦此“断桥”自然非我国杭州西湖的彼“断桥”,严格而言,并非断了之桥,实际上是二十年前一段没有修通或修完的高架桥,因此,将其称为“烂尾桥”也许更为准确。断桥高高地耸立于城市中心,从城市景观的角度,“断桥”的确有碍观瞻。事情的由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普敦作为一次大型运动会的举办地,为改善城市交通设施,需要修建高架公路。工程师设计了路径最佳的高架桥,但开始施工后,障碍出现了,有两幢属于犹太人所有的小楼横亘之间,犹太人不愿意搬迁,虽然政府反复对其做工作,说是为了运动会。犹太人还是不愿意,政府拿他没有办法,因为有法律撑腰,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怪只能怪高架桥设计有问题,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政府只好再修一条高架桥绕过犹太人的楼房,而断桥依然保留,成了宣言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纪念碑。在中国,虽然也有这样的问题,但却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没有人能够阻挡一项具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的工程,观念和制度不同,如何看待和对待权利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二十多年过去了,“断桥”依然突兀地立在街道中间,虽然难看一些,但成为权利的象征。
维多利亚港是开普敦市景中最美的地方。维多利亚港并非一个港口,而是改造后的高楼商业区。在这里可以徜徉环境一流的购物中心,品尝各种美食,慢悠悠地喝着咖啡。既可远眺桌山,也可近观大海。凭栏处,能够清晰地看到著名的罗本岛——一位伟人——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曾在此被关押了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