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里长的塘沽海河外滩文化墙仿佛就是一条时空隧道,沿着它边走边看,就是在追寻五千年的汉字文化发展源流。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涌动人流,没有五彩缤纷的闪烁霓虹,没有浪漫多彩的科技特效,却是我闲暇时候最爱漫步的地方。
据说雄伟的塘沽外滩文化墙是全国最大的露天汉字博物馆。它东起海河外滩公园西侧,沿着海河北岸往西穿过海门大桥,终至塘沽老码头海河防洪墙,全长约3000米。严格说来,文化墙是利用海河北岸的防洪大堤改造装饰而成的,由一块块精雕细琢的石材刻碑载文拼接而成,高度基本上在2到3米。文化墙最东边是四个颜体大字“汉字大观”,为整个文化墙的总标题。依次往西,涵盖了“汉字源流、字里乾坤、文海泛舟”三个部分。欣赏这三部分的文化景观,仿佛穿越历史时空,从古代走到现代。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仓颉造字的历史传说,可以看到汉字从甲骨文、龟背文、篆文至隶、草、楷、行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到奇趣横生的名人手笔、印章古币、古今名联,还可以看到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至现当代中国文学的一幅幅名篇名段。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意蕴的书法特征而精雕细琢的各个时期、各种书体的代表之作,配上颜色、大小、风格各异的石材,一块块错落有致、浑然天成、美不胜收。一幅幅各朝各代的文学名篇更是让人流连忘返。每次在这里漫步,站在一幅幅书法瑰宝、诗词歌赋前尽情欣赏,都是一种美的享受。悠悠而过,雄劲古拙的甲骨文、潇洒俊逸的兰亭序、汪洋恣肆的张旭狂草、闪耀诗坛的屈陶李杜、浩方旷达的东坡词……一幅幅映入眼帘,让你穿越千古,感受汉字书法和华夏文化令人心折的独特魅力。
在文化墙所刻的书法作品里,我最爱的是黄庭坚的那幅《松风阁》,真的是长波大撇、风神洒荡、金钩银划、遒劲俊逸,一波三折、气韵十足。窃以为,山谷此书是连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也难比拟的;在文学作品里,我最爱的则是东坡先生的前后赤壁赋。每次站在海河岸边,伴着河水起伏的微波以及远处徐徐吹来的海风,吟诵着苏子的名篇,自己仿佛真的到了东坡先生的赤壁,与东坡先生一起“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着有限人生里的无限风月!
可以说,外滩文化墙就是一处精神家园,每当“了却公家事”、有了闲暇时间,我都会在这里悠悠漫步,接受一番汉字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洗礼。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