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长受贿记
2018-05-16 17:09:00  来源:
 

蔡鹏受贿案的开端,源于镇江市丹徒区教育系统的一次"小地震"。2015年年底,在检察机关侦查丹徒区教育局原局长常建国受贿案时,得到一条蔡鹏受贿的重要线索。据行贿人陈某交代,他先后16次给过蔡鹏现金、购物卡共计11.7万元。2016年1月29日,镇江市丹徒区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蔡鹏立案侦查。

但给蔡鹏送钱金额最大、次数最多的还不是陈某,是丹徒高级中学食堂承包者李老板,他从2002年开始一直承包着该校食堂。

2002年至2005年,承包学校食堂原本需要通过竞标决定,学校领导的决定权很小,李老板只会逢年过节时给蔡鹏送一些肉丸、青鱼等食材。但到了2005年,承包学校食堂无需再进行竞标了,只要学校"一把手"蔡鹏同意就可以直接续签合同。

于是,为了能继续承包食堂,从2005年开始,每逢暑假、寒假、中秋,李老板都会准时到蔡鹏家里把一个"信封"奉上,美其名曰"拜访拜访"。十几年的累积,李老板已先后29次送给蔡鹏现金共计27.5万元。

还有一位"特殊"的行贿人,镇江市丹徒区某花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小李,他是蔡鹏当校长前带的最后一批学生。小李自己创办的企业当时刚刚起步,于是便找到了昔日恩师。蔡鹏二话没说就把学校的绿化工程给了他。

2010年春节前,小李致电蔡鹏,称想"看望"一下老师。随后,小李就带了一些土特产,并准备了一个装有8000元现金的红包放在口袋里,来到蔡鹏家里。

两人并排坐在客厅沙发上,寒暄几句后,小李表示承蒙老师"关照",并掏出红包,直接放到了沙发上。

给蔡鹏送钱的,大到房地产开发企业,小到一名瓦工。

比如上党镇的瓦工王某因为做了学校的围墙工程,挣了不少钱,想和蔡鹏搞好关系,于是在2010年春节前送了1万元"拜年"。

个体户徐某只是做过学校的零星窗帘业务,也在中秋假日送了8000元。

丹徒高级中学实行的是校长责任制,蔡鹏作为"一把手"掌握着学校的人事、教学、财务等权力,权力过于集中,又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学校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学校食堂、超市承包上缺乏有效制度,都是由校长一人说了算。

这些承包商、建筑商、供应商便是看中了蔡鹏作为"一把手"校长在各项事务上的权力,才会用金钱与蔡鹏打通关系,建立"长期友谊"。

判决后,蔡鹏还清了所有非法收受的财物,并交纳了全部罚金。

"如果我这次没被组织查到,再过几年,那涉案的金额可就不是这个数字了,那时我又该如何收场?"蔡鹏在悔过书中写道。

 

 

"我没脸见他们"

9月8日,记者前往镇江打算对蔡鹏案进行深入采访。

出了镇江南站,路边打了辆出租车,跟司机说,去丹徒区人民检察院。

司机是个挺帅的小伙子,问我去做啥。

我说我是记者,想去了解一下丹徒高级中学原校长蔡鹏受贿案的一些情况。

司机小哥猛一拍方向盘:"哎!蔡校长!2003年我刚进高中,他就当上了校长。他出了事,我们都可吃惊了......"

不由感叹,"桃李天下"这个词,形容任教27年的蔡鹏,真的很贴切。

下午2点30分,在该案的承办人、丹徒区检察院反贪局姚磊的陪同下,我来到江宁监狱。蔡鹏就在这里服刑。

办好一道道手续后,我们进了监区。

监区里提审的房间满了。等待过程中,蔡鹏所在的监区正好在进行消防演练,姚磊指着一个戴眼镜的人告诉我:"他就是蔡老师。"

姚磊一直称他为老师:"怎么说呢,虽然他犯了错,但毕竟教了那么多学生。"言语含有惋惜之意。

消防演练结束后已经下午4点左右了。蔡鹏看到我们来了,很客气地打招呼。

他个头不算矮,脸部轮廓很清晰,隐约能看出年轻时帅气的样子。如今他五六十岁,看起来也很精神,只是与之前我在照片上看到的相比,瘦了很多。

我递了一杯水给他,他很客气地用双手接了过去,说:"谢谢"。

蔡鹏很配合,你问什么,他答什么。他不大愿意提过去那些辉煌的荣誉,"我犯了错,提那些还有什么意义。"

姚磊作为蔡鹏受贿案的承办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把他送进监狱的,蔡鹏却很感激他。

"我做校长12年,逢年过节一点一点收的那些钱,积累下来到底有多少我自己也不知道。到案后我因为紧张,胡乱多说了好几笔贿款,后来多亏了姚检察官他们规范文明执法,又仔细核实,才发现没那么多。"

"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能吃苦。"谈起年轻时候的事,蔡鹏才算打开了话匣子。

他198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的是数学。当时所有毕业生都要分配到基层,于是蔡鹏就在老家上党中学(后合并改名为丹徒高级中学)当了数学老师,还兼班主任。

"有时候下大雪,外面非常冷,早上六七点我就裹着几层棉衣,从教师宿舍跑到学生宿舍叫学生们起床。"

蔡鹏很怀念那个年代的自己,思想比较简单,没什么规划,更没想过以后会做校长。"当时觉得有个工作就不错了,就想好好教书。"

1992年的时候,一名学生家长给蔡鹏送了1000元。"那时候1000元还是很值钱的。"蔡鹏说,钱收下之后藏在枕头底下,碰也不敢碰,每天晚上都紧张得睡不着,时隔半个月又如数退还了回去。蔡鹏苦笑,"如果能一直保持这种畏惧之心该多好。"

"我带过上万名毕业生,听说我出事了,很多都要来看我。"说到这,他停顿一下,眼里好像含着泪。

"可是我没脸见他们。"

 

"珍惜现在生活,好好教学"

"当校长之后还给学生上课吗?"

"不了。"

1998年做副校长的时候,蔡鹏才33岁,青年才俊,风华正茂。

如今他却反复说:"早知道,我就不走行政这条路,不当校长了。"

"如果就这样好好教书,我现在应该已经是高级教师了......"

校长不好当。蔡鹏说自己是"一把手",权力大,责任也大。教育局只管你教学水平教学质量高不高,对校内其他事务一般不会过问,更谈不上监督和约束。

"校办企业年底福利怎么算?给学生订牛奶返利怎么算?老师们福利待遇怎么提高?学生食堂怎么承包?......"自从当上校长以后,蔡鹏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考虑着学校里大大小小的事儿。

丹徒高级中学一名教师说,2009年学校合并,几百个老师的校车接送费都是蔡校长解决的;2010年中小学抬高了绩效工资,但是高中老师没有,最后也是蔡校长想办法提高了待遇福利......听闻蔡鹏案发,老师们都很吃惊。"蔡校长从来没收过我们老师的钱啊!"

的确,蔡鹏对学生、老师都很好。他收的钱,基本都是承包商、老板们的。

更有很多笔贿款,蔡鹏自己都不知道是谁送的,为什么送。

比如有人将一万元钱放在蔡鹏茶壶里,时过几个月,蔡鹏洗茶壶才发现。

还曾经有一个装空调的,随手在蔡鹏办公桌子上放了2000元就跑,蔡鹏连他的联系方式都没有......

"有的人,如果我不收钱就觉得我不给面子;我收了第一次,之后再回绝又显得虚伪。"

给蔡鹏送钱的那个叫小李的学生,家庭比较困难,本人也动过好几次手术。蔡鹏本是出于对学生的照顾,给了他工程。后来小李给他送钱,他"怕小李觉得我看不起他",推脱几次还是收下了。

蔡鹏感叹,其实人与人打交道可以简单点的,"我是走了弯路了。"

据检察官说,在讯问蔡鹏的时候,蔡鹏供述得非常快,几个小时,全交代完了。"我们正打算再问点细节的时候,突然听到打呼噜的声音。"姚磊抬头一看,蔡鹏竟然在椅子上坐着睡着了。

"可能是心里轻松了。"蔡鹏说自己原来是亚健康,后来到了监狱反而身体硬朗了不少。

蔡鹏的妻子是小学老师,夫妻俩一直住在自家盖的老房子里。

此前蔡鹏两口子在镇江市区也买了房子,还没搬进去,就为了退赃款把房子卖了。蔡鹏妻子说:"还清了心里也安心。"

蔡鹏妻子不知道蔡鹏收了这么多钱,平时最多也就是看到不少人逢年过节往家里送点鱼啊肉的。也经常会提醒蔡鹏,不要和别人有经济上的瓜葛,蔡鹏觉得都是普通的人情交往,没有放在心上。

蔡鹏坦言,自己是有贪欲的,有时候钱到了自己口袋里,再想还回去真的很难。他也曾问过检察官,如果是你们在我的位子上,你们会怎么做?

快要离开江宁监狱的时候,我问蔡鹏:"过几天我们还会去丹徒高级中学采访你曾经的同事,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珍惜现在生活,好好教学。"

 

"如果时光倒流,希望能有人监督我。"

有人说,刚刚毕业的时候,我们都是锋利的石头,有着最初的梦想和坚持,一往无前。

后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潜规则与人情世故让你开始身不由己。有人慢慢地被磨平了棱角,开始习惯一些自己曾经嗤之以鼻的行为。

当然,也有人被生活磨得更为锋利,能永远坚守着初心。

着手采访的那段时间,正好临近教师节,狱中的蔡鹏说,现在想想,再多的钱财也比不过学生在教师节的一句真诚的祝福。

蔡鹏学的数学,也教了十几年的数学,他说数学有着独特的简洁美,而人生却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点线面体。

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也不会简单地因为一次错误而否定全部。

写下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洗白蔡鹏,也不是为他的犯罪寻找借口。

错了就是错了。但我们希望不会再有更多的人犯与蔡鹏同样的错。

蔡鹏33岁就当上了校长,工作勤恳认真,教学水平高,待人谦和,家庭和睦。为什么偏偏是他,在人到中年时,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离,在一次一次的收钱过程中,迷失了自己?

近年来,一些学校一味追求超常规发展,广泛利用社会办学,这种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方式使学校的经费猛增,学校的资金支出数额比从前也有了很大增幅。但是,由于新的管理机制没有形成,学校在物资采购、财务资金管理、基建工程等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环节上的漏洞较多,而大多学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学校的"一把手"校长掌握着学校人事、教学、财务等权力,权力集中,又没有有效的监督。上级主管部门又正如蔡鹏所说:"只关心你的教学质量,谁管你学校食堂承包给谁,学校厕所让谁来整修这些小问题。"

再加上环境影响,校长心理失衡,导致自甘堕落、腐败滋生。

如何杜绝教育腐败,丹徒区检察院也向丹徒区教育局发出了检察建议,一句话,加强对中小学校长权力的监督制约。

蔡鹏的落马尤其令人心痛。如果没有清正廉明的教育环境、身正为范的师资力量,再高的升学率也教不出健康成长的国家栋梁。(责编华东)

  编辑: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