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衙门”水不清
2018-05-16 16:54:00  来源:
 

在人们的印象中,环卫系统"脏、苦、累",似乎与贪腐沾不上边。殊不知,那些坐落在城市角落的公厕、街道旁的果皮箱、马路上的环卫车,甚至环卫工人的辛苦钱,都有可能成为贪腐分子眼中的"油水"。
2015年以来,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立案侦查城管环卫系统贪污贿赂案件5件6人。其中,区城管局前任局长、环卫处前任主任严枫受贿63.4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时任环卫处主任张琳、副主任杭亮,因犯贪污、受贿罪,分别被处有期徒刑两年和六年有期徒刑。另有3人因涉嫌共同贪污被判处缓刑。
          
任人唯"钱"
海州区城管局原局长严枫,曾做过8年的环卫处主任。事实上,在严枫26年的工作经历中,有20年的时间与环卫领域关系密切。从普通科员、环卫处主任,到城管局局长,严枫在当地环卫系统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人脉。本案承办人、连云港海州区检察院反贪局综合科长卞光耀表示,从严枫收受的60多万元贿赂来看,基本上都是在他掌权城管局期间发生的。其中,一大半的贿赂来自为他人安排工作和调动提拔。
卞光耀说,环卫处全称环境卫生管理处,一般是城管局下属的事业单位,用工主要分为事业编制、合同制员工和临时工三种。其中,除事业编制由市区两级劳动部门决定外,合同工和临时工的任用都由环卫处研究,合同工上报城管局备案即可。尽管程序上合同工和临时工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工资待遇却差很多,从事的岗位也不一样。合同工主要从事督查、收费等管理工作,临时工则主要做垃圾清运、马路打扫、公厕清洁等脏累的活。谁做什么工种,环卫处主任一人基本就可以说了算。
2000年左右,严枫刚刚坐上环卫处"一把手"位子,曾有一名老板找到严枫,给了他11万元现金。对方一直没有提什么要求,严枫还因为"没有帮上什么忙,心里一直不好意思"。终于有一天,对方又来找严枫,希望能帮自己的小孩从环卫处清运公司的临时工转为合同工。正苦于"还不上人情"的严枫,自然竭力帮忙。
从2000年到2012年,严枫在城管系统的这段时间内,利用手中的人事权力,先后为30多人安排工作或者提拔升迁。其中有他的同学、朋友,也有亲戚、邻居和下属,甚至一些并不熟悉的请托,他也都照办不误。

 "夺泥燕口"
如果说有关工作岗位的"暗箱操作"还只是寻常"小贪",那么虚报冒领环卫工人的工资和加班费,就真的是遭人唾弃的"大腐"了。其中,以张琳贪污的次数最多,花样最多,数额也最大。
张琳2007年接任严枫坐上环卫处主任的位置。在大家眼里,她是一个很会"来事"的人,为和领导搞好关系,逢年过节,都会买些礼品给相关领导拜年。
但是,工资毕竟有限,入不敷出,她打起了环卫工人工资和加班费的主意。
环卫工人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人员众多,算上临时工,几千人的开支都从环卫处账上走。而且工人流动性大,财物报表在管理上就容易出现漏洞。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张琳拉着劳资管理员高青青和报账员陈红,唱起了虚报冒领"这台戏"。
2007年到2012年期间,张琳等人合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给环卫工人发加班费的名义,虚开支出事项,骗取公款共计10多万元,都用来支付张琳等人购物、旅游的消费。
2010年5月份,张琳到徐州某高档商场购买衣物,回来后,以发环卫工人加班费的名义将购物款从单位账上报销。12月份,张琳从单位公款中借出1万元到海南旅游,回来后如法炮制,将旅游开支又以发环卫工人加班费的名义核销。

 "马桶"里捞金
环卫处的职能很多,其中,环卫工程建设和采购环卫设备是很重要的两部分。工程建设方面,最集中的是公厕的维修与升级改造。
有人曾说,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从它的公厕建设就能看出来。近年来,为积极争创卫生城市,海州区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升级改造公厕质量和环境。
2006年,环卫处计划把部分厕所改造成带门面房的公厕,但建设资金筹措困难。严枫找到做工程的刘勇,让他先垫资施工,改造后在约定期限内将带门面房的公厕交给施工队对外出租,用租金抵扣工程款。
为了表示感谢,刘勇将其中一间的租金给了严枫。成本6万多元的一间带门面房公厕,每年租金近3万元。刘勇承包了7年半,严枫就领了7年半的租金,共计21万元。此外,赚到钱的刘勇也会在逢年过节给他送去"过节费"。
严枫交代,由于环卫项目一般体量比较小,很少走严格的招投标程序。一般都是先安排工程队进场施工,再补招投标手续。此外,有的招投标,也在人为操作下形成虚设。严枫曾为商威承租门面房方面帮过大忙。他先授意商威以高价中标,再降低租价签订协议。为此,商威以租金的形式答谢严枫10.5万元。
采购设备也是环卫领域的一块"肥肉"。大到洗扫车、电瓶保洁三轮车、垃圾中转站压缩设备这样的大件,小到果皮箱、雨衣、职工福利,只有想不到,没有贪不到。
2009年,有人找到严枫,提出免费帮环卫处做果皮箱,但要在上面做广告,赚取对外出租的收益。事后,严枫获得好处费1万多元。环卫处原副主任杭亮,在车辆采购方面收受的贿赂更高达15万多元。

"一窝端"的背后
2013年6月,严枫升迁任海州区某镇党委书记。想到自己可能在仕途上有发展,他开始有所收敛。他坦言,曾告诫自己不再收受他人大额现金,也确实退回过几笔人家送来的钱。但是,曾经的犯罪行为不会就此抹杀。
2014年4月,海州区检察院在与区城管局联合开展的警示教育活动中得到线索。通过一系列外围取证,发现了严枫帮助商威低价承租门面房的情况,由此案发。
"一窝端"的背后,更折射了该领域凸显的一系列漏洞与问题。
一方面,从众心理催生腐败环境。这起窝案中,报账员陈红令人印象深刻。据承办人介绍,陈红家境十分优越,当初就是靠打点张琳才进的环卫处。后来在虚报冒领工人加班费时,她也一起实施了贪污犯罪。理由是"便宜不占白不占"。要知道,她平时"孝敬"张琳的钱几乎比贪的加班费还多。
再如严枫,他说自己第一次职务犯罪,就是在当上环卫处主任后,冒领了工人的加班费。"一共几十元钱,那时我们工资低,几十块钱也不错。"
当虚报冒领、损公肥私、吃拿卡要成为一种氛围、一种惯例,当"以恶小为之""法不责众"的想法充斥着整个系统,小贪终成大腐。
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混乱。检察机关在调查中发现,财务管理混乱是该领域的突出问题。例如负责报账的报账员,负责签字的审核人都没有相互监督的制度,很多情况下就是报账员制表、"一把手"签字就把钱套取出来。加之对环卫工人加班工资的报批和发放环节不规范,导致张琳等人可以顺利伪造加班表、多次套取费用而神不知鬼不觉。
其实,在一些贪官眼里,"清水衙门"同样充满油水,照样贪得有滋有味。而这样的"蚁贪",往往更触目惊心,也更伤民心。指望任何一个"衙门"自然而然地处于"清水"状态也是不可能的。任何公共权力如果失去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都会产生腐败的空间。
           (文中涉案人物均系化名)
                              (责编   华东)

  编辑: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