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鸽岳淑芳
本报北京3月9日电(记者单鸽通讯员岳淑芳)聆听了最高检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玛多县花石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仁青扎西对检察机关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守护美丽中国的有力举措及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示肯定。
“据我了解,近年来,青海省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担当作为,探索形成公益诉讼检察‘青海模式’。”仁青扎西代表说,特别是2022年,检察机关在三江源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域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巡回检察,办理了青海湖裸鲤、普氏原羚保护等一批有影响的案件,通过检察履职守护了大美青海绿水青山。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更加重视法律监督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正如最高检工作报告所说,检察事业欣逢最好发展时期。”仁青扎西代表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希望检察机关努力找准服务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在生态环境领域特有的社会治理功能,助推诉源治理。”
为此他建议,一是把握检察建议重点,重点强化对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及城镇乡村建设等生态公益的司法保护,精准解决本地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公益损害普遍性、深层次治理问题;二是狠抓检察建议质量,增强检察建议的精确度和可行性,通过制发一份高质量的检察建议堵塞多个漏洞,解决一批问题,促成一些部门或领域的行为更加规范,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三是关注检察建议落实,建议将检察建议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内容,建立更高层面的联动制度,合力督促检察建议顺利落地,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检察建议的采纳和整改落实情况以及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助被建议单位完善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