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郓城县检察院立足该县“戏曲之乡”“书画之乡”的实际,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搜集整理了该县历史名人魏希徵等人的廉政为官事迹,以预防文化为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时事热点,以历代名人清廉故事为素材创作了快板、戏曲小品、坠子书等文艺作品,走进各机关、企业、乡村、学校和社区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创造了具有郓城文化特色的预防公共宣传模式,在全县打造了浓厚的崇尚廉洁、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同时,推动检察工作进一步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增强了检察工作的亲和力。
魏希徵(1646-1715)字子相,号山翁,郓城县人。幼时家境贫困,但天资聪颖,学习勤奋。12岁入庠为生员,20岁中解元,30岁中进士,清康熙殿试二甲第一,选翰林院庶吉士,故而人称“魏翰林”。之后历任编修、侍讲、东宫日讲官、顺天大主考等职。参加了《平定方略》《明吏》等书的纂修,居官廉洁,两袖清风。
魏希徵任东宫侍讲时,所教的都是皇子皇孙,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真也在内。一次魏希徵提问太子,太子回答不出,魏希徵毫不留情地罚了他站。恰巧康熙皇帝巡视东宫,见太子罚站,不以为然地说:“读书坐天下,不读书也坐天下,何必如此!”随令太子坐下。魏希徵据理直言:“读书则为尧舜,不读书则为桀纣。”作为臣子,竟敢顶撞当今圣上,这还了得?在场众人都为魏希徵捏一把汗。谁知康熙听魏希徵言之有理,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赞叹道:“据理直言,刚直不阿,实乃忠臣矣!”并且马上令太子重新罚站。
魏希徵曾两任大主考,大主考可是个肥差,别说选拔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就是县一级选个秀才,一些学监们也会大饱私囊,肥得流油。但他每次都秉公办事,为国家尽心选拔良才。有一次,魏翰林刚下朝回府,家人突然报说有人要见。魏翰林问是什么人,家人说那人很横,声称不见翰林不告名姓。魏翰林叫家人领那人来见。只见来人穿戴不商不文,看不出身份。施礼完毕,那人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神神秘秘地递过来。魏翰林打开一看,上写:“如取镶黄旗人萨穆哈为头名状元,定赠银十万两。”前无称呼,后无落款。魏翰林读罢眉头紧皱,沉默不语。来人见状走近前来,低声道:“萨穆哈是西宫娘娘的家侄。”魏翰林闻听一笑:“既是皇亲国戚,何不去求皇上?”边说边将那张价值十万两白银的纸条丢进了废纸篓。来人见此脸色大变,本想再劝说几句,岂料魏翰林却袖子一甩,“哼”的一声走了。来人弄了个大没趣,只好悻悻而去。
次日议定科举人员,魏希徵力荐北京顺天府大兴人黄淑林为头名状元。殿试揭晓,布衣出身的黄淑林高中。康熙皇帝把魏希徵叫到跟前,笑着称赞说:“十万雪花银,爱卿未动心,真乃不可思议。”魏希徵答道:“臣为国选材,不为己谋财!”自此,魏希徵更深得皇上的信任。(记者卢金增 通讯员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