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公园,因一代清官廉吏范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范仲淹一生为官清廉、忧国忧民,在青州史上留下了许多勤政爱民的故事。
近年来,青州市检察院深入挖掘植根于本乡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范仲淹知青州的清廉故事为素材,通过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走廊、讲廉政故事、制作廉政短片等方式,把廉政文化固化于“物”、美化于“景”、教化于“人”,多层次、多渠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全力培育干警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检察文化准则,我院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级文明单位、潍坊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于皇祐三年(1051年)初以户部侍郎知青州,兼淄、潍等州的安抚使。范仲淹知青州时,已经六十三岁,虽然已是迟暮之年,但仍事事以民为怀,处处急百姓之所急。
上任之初,正值河北洪涝大水、饥荒严重,大批灾民滞留青州,造成当地粮食价格大幅上升。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青州百姓的田赋要跑到博州(今聊城)去交纳,可路途遥远,人畜盘费全需自费,收不抵支,百姓都叫苦连天。范仲淹经过调查,得知博州粮价比青州便宜许多,于是让青州百姓以款代粮,按照正常年景的粮价交钱给官府,然后派人去博州就地购粮,很快就完成了预定的田赋粮任务。这样做既免去了百姓的长途运送之苦,又平抑了青州的粮价。对购粮剩余的钱款,范仲淹不贪不占,及时足额退还给青州百姓,并奏请朝廷把军仓中的粮食留足一年军需,其余全部救济饥民,百姓对此都感激涕零。
范仲淹为政时,青州一带流行一种疫症,蔓延很快。他拿出自己的俸禄,亲自汲水制药发放民间,很快遏止了瘟疫的流行。恰在此时,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且水质纯净,甘甜可口,饮用制药都相宜,百姓以为这是范公的德行感动了苍天,就取名“醴泉”。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病逝于赴颍州途中。青州的百姓感念范公仁义廉洁之德,就把“醴泉”叫作“范公井”,把泉上修筑的亭子叫作“范公亭”,并在范公亭亭柱上刻对联以纪念,书曰: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
1934年5月,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拜谒范公亭时,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一副联语: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今日的范公亭,已修葺一新,成为人们追思范公、瞻念前贤,激励来者、警醒自我的游览胜地。
范仲淹任青州知州的时间不到一年,而且是他人生旅途中的最后一站。然而,他在青州表现出来的是屡遭贬谪而不颓败,抱老病之躯而不丧气,守知州职位而持清廉,充满着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执政一方忧国忧民、恪守本分清廉如许的爱民为民情怀。可以说,范仲淹在青州留下的是“夕阳无限好”的辉煌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