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包拯,虽早已作古,但其当官为民、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清官形象却深入人心。民间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尊称他为“包公”“包青天”。时至今日,包拯仍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与爱戴,他的思想和精神也在继续发扬与传承。
在安徽省合肥市最繁华闹市区建造的包公园,已成为安徽乃至全国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廉政文化名片。近年来,合肥市庐阳区检察院以此为依托,采取现场接受教育、汇编“口袋书”、制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着力打造一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检察队伍。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谥号孝肃,北宋庐州(今安徽合肥)人。29岁考中进士的他,为尽孝两度辞官,“十年亡宦”,直至39岁始登仕途。
包拯一生仕宦26年,历经宋真宗、宋仁宗两朝,累官至枢密副使,赠官礼部尚书。他以廉洁公正、刚直不阿、铁面无私而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他的思想精神仍被后人传颂。
包拯为官,勤政为民,心系百姓。开封现存的《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有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到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146年间历任开封府尹名录,共计183人次。包拯任开封府尹虽只有一年零三个月,但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经常用手指点抚摸石碑上其名字,日子一久,“包拯”二字竟被磨去,只剩下一处发亮的凹坑,留下了“包公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的千古美谈。
包拯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端州盛产名砚,乃“文房四宝”中的绝品,被朝廷钦定为贡品。此前的知府在征贡品时,大都假朝廷之名敛取贡数几倍乃至几十倍的砚台,或赠与权贵,或中饱私囊。包拯任端州知府后,一改陋习,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决不多收一块。离任时,包拯连自己平时在公堂上使用的端砚也造册上交了。在坐船离开端州的途中,包拯得知随从收了当地人临别赠送的一方端砚,顿时大怒,不但狠狠地批评了随从,还毫不犹豫地将那块名贵端砚丢入江中,不持一砚归。
包拯执法,公正如山,不为亲者讳。皇祐五年(1053年),他调任庐州知府。在桑梓之地、父母之邦为官,难免涉及人情。初到庐州,就有一些不明大义的亲友倚仗包拯,横行乡里。他的一位堂舅,飞扬跋扈,胡作非为,欺凌百姓。包拯将其传至公堂,公开审讯,不留情面地依照律例对其杖责。自此以后,包拯的亲戚故旧都安分守己,不敢再仗势胡来。在今天的合肥包公墓旁,一石碑上镌刻着《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图为《包拯家训》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