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郑州管城:引导毕业生辨识就业陷阱
2020-07-27 09:55:00  来源:检察日报

  刘立新赵利君王彬

  “毕业生张某某轻信招聘信息,通过网上招聘加入一家公司,负责推广一款名为‘区块猫’的游戏App。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赚取高额收益,他不但将父母的养老金投入其中,还发动亲朋好友投资,成为自己的下线,推荐会员人数最多时达到10个层级300人。后来其因涉嫌传销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不仅自己损失了20万元,亲朋好友投入的资金也全部血本无归……”

  7月9日上午,一场“就业防骗云课堂”在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检察院进行。该院5位检察官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如何辨别求职陷阱,以及司法机关对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开设赌场、代替考试等犯罪行为的界定,为辖区内的黄河科技学院毕业学子送上“就业防骗指南”。

  云课堂上,检察官们既释法说理、以案释法,又互动交流、传授技巧,“我们在正规网站上找工作,怎么样才能准确识别出公司是否正规?”“从事区块链业务违法吗?”“在不懂法的前提下犯法了,会受到法律惩处吗……”检察官授课期间,不时有同学在评论区提问。“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就是干活挣工资,至于老板是不是违法犯罪与自己无关,这种认识是非常危险的……”“有些中介公司先收取登记费、中介费,再假冒用人单位通知你面试,最后随便找个理由把你刷掉……”就同学们关切的问题,检察官结合办案实践,一一解答,引导同学们学会自我保护。

  “近年,我院办理的各类刑事案件中,涉高校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占一定的比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件我们发现,涉案大学生的犯罪行为主要集中在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开设赌场,代替考试,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等方面。而这些大学生涉罪的第一原因就是不懂法。”谈到开设这堂普法课的初衷,该院检察长张东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业防骗云课堂”持续约两个小时,共吸引黄河科技学院毕业班400余位同学在线观看。5位检察官分享的真实案例,让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们意识到原来“犯罪”这个词语离自己也许并不是那么遥远,甚至自己稍微行差踏错一步,就有可能触碰法律的底线。

  “就业防骗云课堂”即将结束时,检察官们为同学们总结出5大就业“陷阱”:披着“合法外衣”从事不法经营的网络招聘;入职门槛低但待遇丰厚的“伪”金融公司;入职前“画大饼、空承诺”入职后“无底薪、狠压榨”的违法企业;以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为名乱收费的骗局招聘;索要各种证件、签名和家庭情况的陷阱式招聘。检察官就如何辨识就业陷阱支了招:应聘前先查看营业执照“三内容”,任何费用均要正规票据;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信息;分辨招聘信息,最好去正规招聘会场应聘;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到犯罪行为立刻报警。

  “检察官的这个提醒真及时,我最近正在找工作,看见网上发布的那些高薪招人的广告,正想投个简历呢!现在我得认真调查一下,看看这个公司是不是正规公司再出手。”一位同学在评论栏里这样写道。

  编辑:黄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