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丰都县检察院检察官到湛普镇中坪村回访撂荒土地复耕情况。
本报讯(记者南茂林通讯员陈庆金)近日,甘肃省通渭县检察院检察官再次走进碧玉镇碧玉村,了解荒地整治情况。检察官发现,原本杂草丛生的撂荒地,经过清杂、平土、翻新,又恢复成适合播种的肥沃土壤。这是2023年通渭县检察院部署开展撂荒地专项监督活动,进一步推动撂荒地整治的成效之一。
“我们村正在对150余亩撂荒地喷洒除草剂,而且还利用镇上的大型农机具进行开垦,月底前准备将这里全部种上马铃薯。”碧玉村党支部书记杨的鹏看着地里忙碌的场景,高兴地和检察官分享。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该县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或外出,农村劳动力缺失,大片梯田、川地撂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通渭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能动履职扛起耕地保护职责。
专项监督活动中,该院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对标撂荒地整治决策部署,对各乡镇落实情况开展全面梳理排查。同时,承办检察官还利用无人机航拍勘查取证,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查阅乡镇机关工作资料,共发现涉耕地保护公益诉讼线索18条。据此,通渭县检察院向有关乡镇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耕地保护职责,全面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在检察机关的跟进监督下,此次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各乡镇政府除因地制宜督促复耕复种撂荒地外,还积极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及致富能人、种植大户投身乡村振兴,通过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富民产业,让老百姓从产业发展中受益,实现从农户到政府的双赢多赢共赢。
据悉,该院在此次监督活动中共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8件,督促整治撂荒地5000余亩,昔日“休眠”的土地再次焕发新活力。
又讯(记者满宁通讯员刘开伦许锋)近日,在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中坪村的一片庄稼地里,李婆婆正拿着锄头在自家苞谷地里松土、除草。而此前,这片土地曾长期撂荒。记者日前从丰都县检察院了解到,在一年的时间里,该院通过“诉前磋商+检察建议”唤醒该县800余亩“沉睡田”,推动形成撂荒地系统治理长效机制。
2022年4月,丰都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一块几十亩的耕地无人耕种,土壤板结开裂、田埂坍塌、荒草丛生。检察官进一步了解到,当地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七成以上是老年人,导致土地大面积撂荒。
“这些都是‘饭碗田’,不是一家一户的事。”该院对此进行公益诉讼立案调查,借助无人机航拍、激光测距、卫星地图等方式,对该县20余个乡镇的耕地撂荒情况开展全面摸排。“经测算,仅6个乡镇撂荒地面积就达650亩,其中很多是成片梯田、缓坡田地,自然种植条件良好。”该院检察官助理李奉告诉记者。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耕地的撂荒时间长达10年。
保耕地就是保饭碗。该院依法与撂荒地面积较大的乡镇政府负责人进行了多轮公益诉讼诉前磋商,最终商定由当地政府全面清理核实耕地撂荒面积,并引导复耕复种。
为推进该县撂荒地溯源治理,2022年6月,丰都县检察院又向该县农业农村委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利用政策手段引导农民、企业经营者等主体对撂荒地复耕复种,建立防止耕地撂荒问题反弹的长效机制。
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县农业农村委组建工作专班,在全面清理核查800余亩撂荒地的基础上,开展该县撂荒地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起流转经营、协议托管、社会化服务等一系列长效机制。
截至目前,该县面积在5亩以上的撂荒地已全部核查整治。今年开春,共计800余亩撂荒地里已种下苞谷、大豆、红薯等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