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花季关护,让青春无忧绽放
2018-08-23 16:25:00  来源:检察日报

  2008年,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组建成立未检科,成为较早成立未检职能部门的基层检察院。十年风雨十年路,成立以来,慈溪市检察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坚持“规范司法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的工作理念,致力于打造案前预防、案中关怀、案后帮教的花季关护工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推陈出新,打造出了具有慈溪未检特色的花季关护品牌工程。

  察微析疑

  开创年龄先行调查

  “涉罪未成年人的年龄问题关系到定罪量刑,一不小心就会酿成错案。”该院未检部主任林莉敏介绍道,慈溪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区域,是长三角地区大上海经济圈南翼重要工商名城,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未检部门承办案件中,约90%的涉罪未成年人是外来人口。而有些地区因户籍登记制度不规范等原因,未成年人年龄问题层出不穷,该院办理案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实际出生日期与户籍登记出生日期不符。

  为了严把案件质量,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该院于2012年构建了涉罪未成年人年龄先行调查机制,要求办案人员坚持问犯罪嫌疑人、问法定代理人和证人、问办案民警“三必问”,确保年龄审查全覆盖;坚持审查犯罪嫌疑人初次供述与后续供述、审查询问笔录与讯问笔录、审查社会调查结果和侦查过程“三审查”,确保年龄核查无疑问;坚持年龄调查优先、分案退查优先、到期撤案优先“三优先”,确保维护权益不滞后。

  2014年,该院又联合慈溪市法院、慈溪市公安局、宁波市公安局杭州湾新区分局出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年龄先行调查联合意见(试行)》,进一步统一了公检法执法理念和操作规范,并加强与监所检察部门协作配合,出台《慈溪市人民检察院在押未成年人年龄先行调查与驻所约谈接待对接机制》,对进入看守所羁押的未成年人及时约谈,了解并调查核实其年龄状况,在第一时间发现未成年人的年龄问题,争取调查核实的主动权。机制实施以来,该院共进行年龄审查900余人次,改变了58人的年龄认定。

  检校共建

  设立驻校工作室

  “近年来,校园暴力犯罪案件多发,学校德育工作压力较大,为了净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安全,我院采取在校园尤其是职业学校设立工作室的形式,着力打造检校互动的预防在校生犯罪新阵地。”慈溪市检察院分管未检工作的副检察长朱红晖说。

  2013年4月,慈溪首个“花季关护工作室”在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以该院未检部为基础,引入慈溪市司法局、教育局、妇联、关工委等外部力量,形成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合力。

  工作室成立了,如何运作才能不流于形式?在强化硬件设施配备的基础上,慈溪市检察院先后出台了《花季关护工作室实施办法(试行)》《花季关护工作室保密制度》《花季关护工作室检察官约谈制度》等制度,让花季关护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创新普法帮教手段,除了常规的法治讲座、警示展板、模拟法庭、庭审观摩等方式,花季关护工作室着重采用主题班会、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嘉宾访谈、拍摄法治微电影、编辑《花季关护报》、师生表演、家长参与等多元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从源头预防学生犯罪,我们会在各班选任两三名‘花季气象员’,当同学出现不良苗头时及时向我们反映。随后我们会协同老师、家长成立关护小组,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必要时,邀请帮教成功的同学现身说教,形成帮教助手接力帮教的良性循环。”未检部干警陈妍介绍。

  小睿(化名),曾因多次违反校纪校规被留校察看,在一次约谈花季关护工作室检察官之后,与花季关护工作室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检察官、老师、家长的共同关护下,小睿逐渐改变了以往的散漫性格,并不再和校外闲散人员为伍,成了校园里的“花季气象员”“帮教小助手”。根据小睿故事改编的微电影《春雨》,也在全省检察机关同类题材作品中获奖,随着该部微电影在全市中小学的展映,更是推动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浪潮,收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据悉,花季关护工作室设立以来,共开展活动200余次,帮教问题学生120余人。“今年我院将进一步扩大花季关护工作室辐射范围,在更多学校设立花季工作室,并在全市141所中小学校集中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推动检校共建模式向纵深发展。”该院检察长王春媛说。

  亲情关护

  构建多维帮教模式

  “如何对作出附条件不诉的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后续性帮教,一直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一大难题。我们始终认为,未成年人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来开展帮教帮扶工作。”林莉敏介绍。近年来,慈溪市检察院努力探索“一体三翼”四护模式,借助家庭、社区、企业、学校等多方力量,来提高帮教成效。

  “一体三翼”四护模式,就是以依托血缘亲情的家庭管护为主帮教模式,由共同生活的家长承担主要监管帮教职责;再以借力属地优势的社区看护模式、依靠就业扶持的企业帮护模式、借助校园环境的学校关护模式为三个切入口,根据帮教对象的不同情况,和检察官共同配合家庭开展帮教,从而架起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的桥梁,做到零障碍融入社会。

  小敏(化名),某职业学校高二学生,寒假期间在咖啡馆勤工俭学,因想摆摊做生意,苦于没有启动资金,一时糊涂分三次盗取了同事现金,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检察官受案后,根据社会调查最后对小敏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并采取四护模式对小敏进行多维帮教。

  “小敏是在校生,但属于单亲家庭,性格内向而且有自卑心态。我们和小敏父亲进行了沟通,从亲职教育角度提供了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有效方式方法;并依托校园环境和花季关护工作室平台,共同关注小敏在校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让小敏尽快融入班级生活,不要有心理负担;暑假期间,我们结合小敏意愿,安排他在一家餐饮行业服务,在打工中学会成长;鼓励小敏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体会助人乐趣。”案件承办检察官介绍。

  据统计,近年来该院附条件不起诉的58名未成年人中,借力社区看护31人,依靠就业帮护22人,借助校园关护5人,管护率达到100%。

  深度预防

  让孩子多一分安全感

  “我们在办理性侵案件中发现,熟人作案占很大比重,而且很多都是邻居、老乡,戴着伪善面具,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对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造成了一定伤害;有些可能还是性侵惯犯,就是因为性侵犯罪信息未能公开,使得家长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身边的危险。”未检部干警廖素敏说。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仅隐蔽,还具有重复性、累犯性等特点。公开犯罪者个人信息,将其置于全社会监管之下,能够降低其再犯的可能性。”林莉敏说。

  2016年5月,慈溪市检察院与慈溪市法院、公安部门、司法局联合出台《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同年8月,“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专家论证会”在慈溪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单位的法学、犯罪心理学、少年司法等领域和未成年人保护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进行研讨。2017年7月该院又联合人社局、住建局、卫计局等9家单位共同出台了办法,以期全面掌握犯罪人员动态,清除被性侵害隐患,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安全的环境。

  2017年10月,慈溪市检察院在门户网站开辟“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专栏,首次向社会公告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毛某的信息。

  据了解,该《办法》共规定了登记、公告、查询、通报四种公开方式,并依据刑罚、犯罪情节、是否再犯、是否为性变态心理等因素,设置了不同的信息公开期限。同时,还规定了择业禁止以及教育局、人社局、住建局、卫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对相关人员在接触有关未成年人行业时的从业资格审查。

  实施以来,该院已筛选出符合公开对象70余名,对60余名对象进行了初步登记建档,对1名在门户网站予以公告,接待单位查询50余人次,接待家长查询30余人次。

  未检工作任重而道远,慈溪未检人将继续立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个案帮教、权益维护,立足检察本职,让青春在阳光下无忧绽放。

  检爱有恒,探索“慈溪样本”

  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检察长王春媛

  近年来,我院深入践行保护性司法理念,探索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构建有温度的未检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未检工作品质,先后获得了“省级巾帼文明岗”“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称号。2014年,我院的涉罪未成年人年龄先行审查机制被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联合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50个优秀事例之一。2017年,我院的“对性侵未成年人罪犯信息的公开”被《民主与法制》评为当年度中国十大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新闻。

  坚持防范在先原则,构建精细化教育防范体系。搭建“花季关护工作室”工作平台,通过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全覆盖、推进青少年犯罪预防最优化、推进青少年普法维权新发展,构建合理工作机制,创新有效工作载体,扩大受益群体,切实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公正司法原则,构建人本化权利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构建年龄先行调查机制,严把案件质量,筑牢司法公正防线;明确规范化专业化要求,细化落实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机制,实行捕、诉、监、防一体化办案模式;创新未成年人人文关怀机制,落实亲情会见、开展心理矫正、完善社会调查等工作,切实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合法权益。

  坚持全新回归原则,构建亲情化帮扶矫治体系。建立健全结对帮教机制、接力帮教机制、社区衔接机制,搭建集技能培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心理疏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帮教平台,促进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零障碍”。

  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构建网格化性侵犯罪预防体系。针对近年来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多发,案件隐蔽性强,重复性、再犯性高等特点,在全国首创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通过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告、信息查询、信息通报、择业禁止等措施,提高未成年人监护人、监护组织的知情度,降低相关犯罪人员再犯的可能性。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花季关护,检爱有恒。我们将用爱心、热心、恒心,浇灌、呵护更多的花样少年,力争探索出符合司法实践要求的保护性司法“慈溪样本”。

  编辑: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