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校园欺凌现象,各方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防治。近日,陕西米脂县发生“4.27”校园恶性袭击事件,造成9死10伤的严重后果,案发原因中的校园欺凌问题引发网络关注。2017年以来,宿迁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校园欺凌案件35件54人。检察机关办案发现,校园欺凌多发呈现内外共同参与、欺凌不计后果、多因琐事引发、案件发现难等四个特征,亟需综合施策源头治理。
一是内外共同参与,校外人员助长欺凌。检察机关办案发现,校外人员参加校园欺凌10件,涉案校外人员共13人。该类人员中,曾受行政处罚7人,有犯罪前科5人,且以辍学、无业等人群居多,长期盘踞学校周边与在校学生联手欺凌他人。一方面,内外勾结收取“保护费”。有的涉案学生在校期间,长期以暴力相威胁,向周边同学索要“保护费”,甚至勾结校外人员,以推销商品为名,变相敲诈勒索合收保护费。另一方面,相互纠集参与打架斗殴。部分学生因兄弟义气等相约斗殴,并纠集校外人员参与,上演“全武行”。
二是欺凌不计后果,造成严重伤害。宿迁检察机关办理的35起案件施暴者中,14周岁以下10人,占比18%;14至16周岁35人,占比65%。涉案大部分学生未达刑事责任年龄,遇事冲动,对违法犯罪认识不足,不分部位、不计后果,采用棍棒、酒瓶、烟头等作案工具实施暴力行为,造成严重伤害。上述35起案件中,因打架斗殴致人重伤11起、死亡4起。其中3起女性欺凌案中,犯罪嫌疑人实施掌掴、扯头发等暴力外,还指使他人强奸被害人,社会影响恶劣。
三是多因琐事引发,存在以恶制恶苗头。办案发现,35起校园欺凌案件诱因较为琐碎,多系玩笑、口角、眼神、做题等日常摩擦引发。同时存在“以恶制恶”苗头,有报复曾被他人欺凌动机的案件9件,占比25%。
四是案件发现难,被害人沉默助长嚣张气焰。部分被害学生因性格胆小,被欺凌后往往选择沉默,不报告老师或者家长,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欺凌者的嚣张气焰。上述35起案件中,被害人主动告诉老师、家长的有12件,因其他学生告发的15件,1件系犯罪嫌疑人录制视频并上传微信朋友圈案发。
对此,检察机关建议:综合施策开展源头防范,聚拢多方合力,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防机制。
一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严禁校外闲散人员进入校园。健全校园监控全覆盖,填补校园监控盲区。建立校园欺凌发现报告制度,规定目击或发现欺凌事件的通报义务。
二是强化学生档案管理,重点关注屡教不改、打架斗殴、欺凌他人等学生,定期找其谈话,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登记入档。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督促监管学生日常行为。
三是建立司法介入制度,对经常性欺凌他人的学生开展介入矫治、法制教育等。加大普法宣传和以案释法力度,开展校园欺凌专题活动,选取重大典型案例,重点宣传危害、特征等,引导学生远离欺凌,遇事及时报告或拨打110等。
四是公安、教育等部门加强检查校园周边商店、网吧、宾馆等区域,加大违法经营者惩处力度,营造校园周边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