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春色满原野,春风撩情怀。眼前的景致,突然让我想起关镇荷花,那片湿地上,千亩盛开的荷花。
关镇,位于长江北岸安徽含山县境内,单从关镇两字,便能看出此乃兵家把守重地,凝聚历史的厚重与神秘。
去年6月,我约上几个朋友,欣然而往。车从合巢芜高速关镇出口下,一会儿就驶入乡间石子路。路虽有些小气,但路两边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禾苗,风推层浪过,蝶引禾香绕,已让你心旷神怡了。
迫近荷花塘,路的两旁已布上零星小块荷塘。车驶上河埂,大家都惊呆了。驻足,寂静,默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千亩荷花尽在眼前,何等的波澜壮阔。静听,清风吹着荷叶沙沙娑娑,宛如古时缠足少女抚弄着秀发轻轻走来。心闻,随风而动的荷香,忽浓忽淡,忽远忽近,忽有忽无,足让我沉醉如梦不知归路。凝视,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淡淡的紫红的荷苞苞,紧紧裹着,严严实实,是不给我渗入的,更不想我分享她的内慧之美,我急而无助。我渴望潜入荷塘,游到她的身旁,把她捧在手中扳开,须知,糟蹋永远是美的天敌。失去天然之美,就无所谓美了,剩下的只是丑陋的我。我站在塘埂上,无可奈何花自闭,似曾相识水不流。也许看不透的美是最迷人的吧。再瞧那含苞待放的荷花,使我想起白居易笔下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她们都在水中央,一个如泣如诉,哀怨缠绵,令人叹息怜爱;一个半开半露,青春荡漾,憧憬美好未来。可这初绽的花儿,我却不能近视,终究也探不清她的内秀与底蕴。唉!随她去吧,蒙娜丽莎似笑非笑朦胧之美,也许是美的更高境界,不然怎称得上艺术珍品千古佳作呢。美,到底怎样去衡量,或许追求过程的美才是最美吧。如此道来,这刚刚露开的荷花,是最美的。至少她那浅浅的鲜嫩的红里显白的色彩是最美的颜色。且让这触目心动牵我遐想万千的花瓣里的神秘永恒珍藏吧。移视旁边,盛开的荷花已为我展露无遗。怒放的生命,无拘的自由,多么酣畅啊!我向往她的自由绽放,这就是原始的野性,野性的豪放。我能够数出她有十二片花瓣,每瓣根部呈白色,越往瓣尖去,水红色递增,红中透白,尖部是纯天然的红。花瓣上布满纹理,光芒四射,璀璨夺目。鹅黄的莲蓬已成雏形,居花的中央,显示身份的尊贵,因为她承担生儿育女重任。我仔细数着,上有三十一个莲子眼,共三圈,最里层四个眼,呈菱形,中间一圈十一个眼,外层一圈十六个眼,中间外层两圈都是标准圆形。莲蓬周围长满千百根花蕊之茎,金黄色,每根茎尾巴却是乳白色。中心的嫩黄,铺垫的金黄,点饰的乳白,底子的粉红,背景的无限绿意,这就是给人浮想联翩、醉君不醒的关镇湿地荷花。
放眼望去,湿地上荷花广无边际,风来翻卷绿色新,给荷叶背面也见见阳光,整个荷面嫩绿潮涌,浩浩荡荡,涌入天边,动人心弦。荷塘里荷花绵延无尽头,亭亭玉立随风舞,如敦煌飞天仙女飘向远方。荷塘是一条既长又宽的河,环绕着湿地。河中间水很深,才留有一条白水带。此时若能乘一叶扁舟,伫立船头,迎风环水而行,间或穿游于高高低低支支密密的荷叶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再来壶美酒,醉卧任漂流,荷香忘故乡,即便有明月相照,清风相送,我也不愿归途。
可船总找不到,只得呆呆地站在岸上,眼馋荷塘里戏水野鸭,湿地上悠闲白鹭,还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的水鸟,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徜徉荷花丛中,他们多么富有啊!仿佛他们是荷塘主人,享有荷叶,享有荷花,享有莲子,享有荷塘,享有自然。而我想摘一粒莲子都望洋兴叹。唉,那快成熟的一窝窝莲子不知在守候谁人采了。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