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在河水流淌的地方,岁月在那里融化、停留,慢慢凝固成一个名字,一片石岩,一片由石岩组成的林。
不知过了多少年,当风雨吹落和洗涤去历史的尘埃、阳光穿破云层照耀大地的时候,它才慢慢苏醒,露出被切割、被蚀熔的奇妙身影,组成一部书,组成一首诗,组成一幅画,演绎成如今的风景。
这里布满了奇岩怪石,层层叠叠,有的形若苍鹰望目,有的神似仙女回眸,有的恰如龙争虎斗,有的酷肖莲花朵朵。梭布垭石林,大自然的杰作。没有人工的雕琢,朴实无华,收藏着远古的故事。厚重的堆积,千姿百态、万种风情的造型,给你无限想象的空间。不论是不经意地一瞥,还是细细地品味,你总觉得它集合或独处的景观形态里包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和无尽的美学魅力。它是一部大自然的教科书,写着沧海的变迁、远古的浩渺和岁月的沧桑。流连这里的人,是在追逐视觉上的猎奇?还是在寻求心灵上的启迪?当生活步入了崇尚原生态时代,梭布垭石林注定改变了它的命运,成为仙居旅游的一块圣地。
就像土家汉子,石林是本真的,任凭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洗礼,依旧本色不变,品质不变,形态不变,追求不变,变的是乡民们看它的眼光,多了自信与自豪。守候了千百年的石林人,品尝着石林的酸甜苦辣,感情依然那么热烈深沉。外表冷漠的石林,将生活的热情蕴藏在心中,石与石之间,彼此相依相恋,团结友爱。那缝隙间潺潺流水,宛若它们的吟哦、流淌的血液,悄然滋润着这里的生机。绿色的藤蔓拥抱着石林,摇曳着山花的烂漫、送来雀鸣的婉转,渲染着这方风景的柔情和韵致。石林的云、石林的风、石林的雨,孕育了这里土家妹子的俊俏,孕育了山民嘹亮的歌喉,也孕育了著名的山民歌曲。那一代又一代传承的原汁原味的乡腔、呐喊,带着撩人的野性,没有羁绊地奔跑在充满阳光的田园里,唱出了石林的粗犷、浑厚、悠扬、鲜亮,唱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喜气洋洋。
和湘西一样,拥有十万大山的恩施,石林存在的地方比较多,而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却在这里。是不是大自然在布置祖国后花园的时候,先将大峡谷、清江画廊等安排好了之后,再在万顷原始森林中划出一个地盘,巧妙地将面积21平方公里的石林点缀其间——云贵高原和巫山余脉的边缘,让各个景点成为互托之势,让花园处处有世界奇观,有美景可览?踏上这块土地,来探秘恩施的人都曾不约而同地这么想。清新的空气,迷人的风光,醉人的风情,你不想陶醉都不行。欣赏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石林把醇厚送给了朋友,朋友把西部的豪情和友谊传递给石林。
石林的韵致享誉四方、石林的歌声越传越远,采风石林,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沉寂的石林不再沉寂,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让游人眼前一亮,让乡民们笑口常开。那一年,一位著名的作家慕名来到这里,被石林的景观所陶醉,被石林的歌声所震撼。他第一次听到轿夫唱恩施民歌《六口茶》,兴趣盎然,边听边用手机录音,休息中还和他们闲谈,从山民歌中汲取民间的文化养料。石林听歌,成为他一生中难忘的记忆,留下对恩施美好的印象,他就是著名作家莫言。一个受人仰慕作家的到来,为石林添辉不少,传为石林的一段佳话。
托起梭布垭石林这个巨大盆景的是石林山,山脚下麂子渡河蜿蜒地流过,四周都是崇山峻岭,仿佛是它的盆架。层峦叠嶂、雨雾遮盖之中,石林显得缥缈神秘,给人无限遐思。这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更是一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月光、竹林、吊脚楼、篝火、土家阿妹,构成石林迷人的风情。梭布垭石林,是掩藏在时光深处的一道风景。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