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走进京西堂上村
2018-08-15 11:18:00  来源:检察日报

  4月13日6时40分,我和另一名记者驾车前往房山区,参加区检察院“走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检察官们大都是第一次前往。此前当地一位“老检察”透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就在北京房山区堂上村,引起大家前往参观的强烈愿望。汽车沿着连绵曲折的山路西行,经过2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看见路边写有“堂上村”的字牌。

  这里海拔1000多米,是堂上村的制高点,我向下看去,山坡下的一座白色建筑在周围景观中十分抢眼,那就是纪念馆。纪念馆前是一个广场,广场那头有三根旗杆,上面的国旗党旗、和旧址标志旗迎风飘扬。

  此时此刻,大家都盼着在歌曲诞生地唱响这首歌。

  10时许,180多位检察官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纪念馆前广场上整齐排列。随着指挥者一声令下,伴随着纪念馆播放的响亮音乐,全体人员齐声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嘹亮的歌声从广场传出,飞向远方,在山间回荡,场景令人震撼!

  堂上村有许多感人之处。

  这里曾是平西抗日根据地。当年,这里的老百姓与八路军并肩作战,他们在战火中结下深厚的友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在这里诞生,从这里唱响,从这里影响了全中国人民。

  我听说讲解员中有一位叫任秀静的年轻妇女,她是村上唯一健在的当年“儿童团员”李甫会老人的孙媳妇,“爷爷是歌曲唱响人,孙媳妇做词曲讲解员”,我很想知道原因,请馆长找来刚刚做完解说的任秀静。在交谈中得知,任秀静出身农民家庭,嫁到李家后报名当上纪念馆的讲解员,至今才四个多月。我发现她并不善言谈,但是一说到爷爷就滔滔不绝。我问她:“爷爷在家吗?身体怎么样?”任秀静说:“爷爷到良乡大儿子家去了,他近年来身体一直不好,记性越来越差,但是,他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时却十分流利,至今一字不差。”“为什么?”任秀静有些动情地说:“爷爷是最早学唱这首歌的,唱了一辈子,对这首歌有深厚感情。”“她爷爷是当年词曲作者曹火星先生最早教会的儿童团员之一,如今,只有他一人健在。”一旁的馆长向我诉说着。他们讲述的事例令人感动!

  堂上村人热情好客,交谈中说得最多的是希望。村里人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在堂上村,希望更多的人来这里,希望今后的日子越过越好。

  建党八十周年前夕,村里20多位老党员联名给政府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是在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堂上村,村上有保存完好的当年歌曲创作遗址和部分实物,村里还有当年首批唱响这首歌的儿童团员,希望把堂上村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信发出后,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专门在此设立了纪念碑,建立了纪念馆。从此以后,堂上村的名字开始传出,一些单位开始有组织地前来参观学习。

  我想,作为革命老区,堂上村厚重的历史留给大家很深的印象;作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堂上村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带给大家震撼、感动和激情,但愿堂上村群众的希望能够顺利的实现!

  (来源:检察日报)

  编辑:黄韵洁  

上下篇导读

 · 约会
 · 月光
 · 为了那方热土(四)
 · 文学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