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董新建:用文学之光照亮法律不及的角落
2018-08-07 17:12:00  来源:中国检察官文联微信公众号

  董新建:江苏省镇江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检察官文联影视协会理事,江苏省检察官文联常委,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检察工作三十年,经办案件上千件,出版长篇小说《生死一线间》《魔方》《悬崖边》三部曲,其中《悬崖边》入围2015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风雪将至》入选2017年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

  近日,镇江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董新建出版长篇小说《风雪将至》。

  《风雪将至》站在女性视角,展现了女性领导者霹雳与柔情并施的智慧风采,反映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与严酷性。

  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董新建说:“女人的艰辛,女检察官的艰辛,体会最深刻的是自己。在情与法、生与死、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终身难忘。”

  女检察官视角的反腐败斗争

  苏联一位作家说过:战争让女人走开。如果说检察官岗位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那么这个战场是否适合女性为之奋斗?

  《风雪将至》对女性身处的这个男性主导的职业疆场,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

  听说新上任的检察长是个女的,原来主持工作的副检察长的心理状态是这样的:“政法系统,历来是男人的天下。南城市政法部门领导班子这么多年来还没一个女的,连副职都没有。这个苏方圆倒好,一来就当正职,特别是爬在他一个大老爷们的头上,吆五喝六的,真的难以接受。”

  女检察长苏方圆到任后召开第一次班子会议,首先收掉会议室的烟灰缸来“立威”。副检察长脸色更不好了:“过去的邵检是一个老烟枪,进了会议室自己带头抽烟不说,还每人甩上一支,不吸烟的人都慢慢会吸了,会议室的小烟灰缸都换成了大烟灰缸。现在好了,遇到一个小丫头片子,自己不吸,不谈了,连烟灰缸都给收了,老领导留下的光荣传统,就此结束了。”

  董新建说,这些细节都来源于生活。据她从业多年的观察和体验,检察官岗位的确要求女性付出更多,“在一线办案的女检察官本来就不多,经常和男同事一起并肩作战,有时候甚至比他们还能吃苦。我身边的女检察官都是‘雌雄同体’,风风火火,常常忘记自己是女人。”

  而女性特有的感性和韧性,也更能在办案中发挥特长。“法律无情,但在我的眼里,法律展现着严酷又充斥着温暖。这温度来自执法者的公正无私,对职业道德和良知的坚守。人们在正义伸张的同时,也能感觉到女检察官柔情似水的一面。法律是有温度的,执法者具有慈母的感情,才能让法律实现最大的正义。”

  要问这个岗位是否适合女性,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江苏省高院刘华检察长,原南京市院、现江西省高院葛晓燕检察长都是女性,她们都是我的榜样,苏方圆这个人物身上也都有她们的影子。”董新建说。

  创作反腐题材,有过顾虑

  董新建从事检察工作三十多年,偶然一次采访,点燃了她的创作欲望。

  当时《清风苑》国家公诉栏目请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徐志耕来写开篇作。他在采访董建新时,董新建谈了自己很多的辛酸苦辣——婆婆瘫痪在床,孩子又小,自己一年要办那么多案子,还受到过恐吓、威胁。徐志耕听得泪流满面,就跟她说,“你这么多素材,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一定要把它写出来。”

  从此董新建鼓起勇气拿起笔,撰写了一系列以案例报道为主的作品。刚开始是给检察系统报刊投稿,后来又尝试着将案例和见闻“串”起来,开始长篇小说创作。目前,她出版的四部长篇小说,题材都是反腐。

  董新建并不讳言创作此类题材也曾有过“畏首畏尾”的时候,“有人提醒我说,写贪污腐败的领导干部要慎重,人家有可能会对号入座,弄不好给自己惹上麻烦,对此我也有过顾虑。”

  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坚持下去。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干部,看她的书到夜里两点多钟,打电话给她激动地说:看过书才知道,检察官原来有这么多的艰辛,这么大的责任,是这么不容易,要让儿子记住当官一定不能贪。

  董新建对此深有感触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本书对社会的影响可能要远远超过我当十几年检察长的影响。我希望在法律不及的角落,用文学之光去照亮!”

  书写女检察官的艰辛

  董新建微信名字叫“苏方圆”,苏方圆也是董新建每部小说主人公。一定程度上来说,苏方圆这个文学人物几乎可以和现实中的董新建划等号。

  “我喜欢这个名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圆,可以说是‘检察’的代名词,‘苏’,是江苏,就是江苏检察官。苏方圆是我最忠实的闺蜜,在她身上倾注了我的爱,我的恨,书中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我仿佛和她一起在奋斗,在挣扎,在欢笑,在哭泣。在创作过程中,我好像已经和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在一起了,苏方圆渐渐已经从闺蜜成了自己的身影和代号。由于投入了太多的自我,在塑造苏方圆这个人物时,总是摆脱不了自己的身影。”

  苏方圆这个人物,既代表着董新建的一份职业追求,也是她的文学追求。

  “文学创作目的是要塑造出个性鲜明人物,一提到工人马上就会想到王进喜,一提到县委书记马上就会想到焦裕禄,一提到和平时期的解放军战士马上就会想到雷锋。可一说到检察官,人们更多地会想到日本电影《追捕》中的杜丘。我想,我要塑造出一个中国当代检察官的形象,让人们一提到检察官就想到苏方圆。”

  董新建说:“女人的艰辛,女检察官的艰辛,体会最深刻的是自己。在情与法、生与死、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终身难忘。”

  她记录下这一切,不仅是为了她个人,也是为了她们这一代女检察官。

  编辑:黄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