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曾经有一部电影摆在我面前
2018-07-30 10:53:00  来源:检察日报

  据说1995年在中外电影史上都是神奇的一年,《七宗罪》《勇敢的心》《盗火线》都上映于这一年,当年的奥斯卡更是《肖申克的救赎》与《阿甘正传》两大神作的对决。那一年的中国电影也诞生了一部神作——《大话西游》,确切地说是分别于1995年1月和2月上映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两部电影的票房并不理想,甚至经过2014年重映,两部票房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多万,在票房过亿如家常便饭的中国电影市场,我们显然很难用这个成绩来证明它的“神”。

  有趣的是,在首映过后的数年之内,《大话西游》在内地的热度如烧开水般逐渐升温直至沸腾。经历过内地互联网起步的人,多少都会记得在世纪之交火遍网络的“大话台词”,它们不像王家卫作品那么华丽晦涩,也没有星爷一贯的搞笑无赖,可多年过去,只要“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开头,大部分人依然能一直背诵到“一万年”。这段直白到有些狗血的感情独白已经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多年后周星驰来到内地,他也很意外为什么在香港下映后早已成为明日黄花的《大话西游》在内地却能够产生如此持久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对金钱的味道,《大话西游》的导演刘镇伟显然比星爷的鼻子灵得多。

  港人北上捞金之初,刘导就灵敏地察觉到了内地观众的“大话情结”,2005年他推出《情癫大圣》(又名《大话西游之情天大圣》),连名字都是满满的心机。孙悟空谈了恋爱,唐僧也得谈,还用“徒弟舍命救师傅”的情节对照大话西游中孙悟空恨不得亲手杀了唐僧,却被唐僧舍命相救的段落。2010年刘镇伟又推出《越光宝盒》,生怕你想不起来当年的经典干脆改个谐音字强行同名,请原版的几位演员卖情怀,再请当红花旦卖颜值,加上堪比《建国大业》的群星跑龙套,用不知所云的情节和不知道为什么必须要放的《大话西游》主题曲《一生所爱》炖成了一锅别有风味的黑暗料理。2013年,回过味来的星爷也推出了历时三年拍摄的《西游降魔篇》,本以为看名字不算消费《大话西游》,可是从头到尾全篇没完没了地放《一生所爱》难道不是故意的?

  一部国民性超强IP《西游记》给中国人带来了多少经典的、动人的和无语的影视作品,从1941年的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到1986年的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表现形式和作品对原著的解读都各有千秋。《大话西游》系列另辟蹊径的解读在它上映的那个年代显得过于超前,重映版又没有任何新意,票房一再惨淡倒也不足为奇。

  但它依然成了神作。或许小时候看《西游记》只看神鬼奇幻的中国人在长大后都会有新的思考,或许五行山前后孙悟空判若两人的人物形象是深埋所有中国人内心的困惑,影片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套上虐心爱情的外壳,给大圣的斗战胜佛之路作出了一个悲凉的答案。否则如何解释,看着动画片和六小龄童老师版本孙悟空长大的中国人,为何瞬间就接受了“孙悟空谈恋爱”这个设定。白晶晶也好,紫霞仙子也罢,都是英雄成佛所渡之劫。至于英雄愿不愿意成佛,也没人问过英雄啊。这些无心插柳而成的妙笔成就了《大话西游》的“神”,以至于后来所有的刻意之作都再也戳不中观众的心。

  今年,刘镇伟带着“小花”和“小鲜肉”又拍了一部《大话西游3》,刘导这回不再遮遮掩掩在片名上动心思,而是明白地告诉你我就是在“狗尾续貂”。内地观众的“大话情结”被一次又一次地消费着,被无论什么电影只要煽情就播放的《一生所爱》腻歪着。经典不可复制,却可以消费;情怀不可亵渎,却可以换钱。

  放过《大话西游》,让它停在1995年的星爷和朱茵鲜嫩的脸蛋和明眸皓齿上,停在内地互联网的童年中吧。

  编辑:黄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