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汇集法医、文检、司法会计的检察机关技术部门稍显神秘,然而这三类人员却承载出具鉴定意见的重任,尤其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举足轻重。2016年年初,省检察院举行了一次技术干警大练兵,推动检察技术发展。以此为契机,本刊采访此次大练兵中的三位“标兵”获得者,走近这支尚未广为人知的队伍。
法医林宇新:破译身体密码
林宇新,福建人,1981年出生,200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专业,同年考入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处,从事法医司法鉴定工作至今。
林宇新常自嘲说,“南京的各大景点我不熟悉,但是南京的殡仪馆、太平间不要太熟。”
林宇新说的是实话。作为法医,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让死人说话,与尸体打交道是家常便饭。
2014年年初,某监狱里一名犯人在上厕所时忽然倒地,送到医院抢救后死亡。犯人的家属发现死者的额头有两条3厘米左右的伤口,认为是被打死的。家人情绪非常激动,闹得沸沸扬扬。
案件发生第二天,林宇新就到了殡仪馆查看死者伤亡情况。死者全身上下只有额头上的两条伤口,初步排除被殴打的可能,再结合病例上高血压病史的记录,林宇新认为是高血压引发的猝死。但是家属不能接受,征得家属同意后,林宇新决定对尸体解剖。
尸检完全证明了林宇新的判断。两条伤口则是由于前倾摔倒时磕到地上所致。最终,这份鉴定意见,得到了家属的认可。
检察院里的法医主要承担两项工作,除了解剖尸体、分析死亡原因,还要对病情鉴定书进行审查,尤其是对取保候审要格外谨慎。
2015年初,一名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刘某要求保外就医,并提交了一份两百多页的材料,有病历,有照片。资料显示,刘某患有高血压Ⅲ期,同时附了一张眼底出血的照片。林宇新明白,眼底出血是高血压Ⅲ期的明显特征,而高血压Ⅲ期符合保外就医的条件。但是奇怪的是,在病历上,医生写得清清楚楚, “未见眼底明显异常”。林宇新查看了下时间,病历上的结论和眼底出血的照片几乎是同时做的,不可能存在如此矛盾的情况。
谨慎起见,林宇新带着刘某做了全套检查,又请来五名专家会诊,讨论后一致认为,刘某的确患有高血压,但是并未达到高血压Ⅲ期,不符合保外就医的条件。
8年来,林宇新共检验尸体100多具,技术性审查证据2000多件,发现并纠正了50多件瑕疵和错误鉴定。他笑称自己是游走在生死之间的工作者。(文 卢颖 通讯员 徐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