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检察院检察官使用无人机开展环境监测
“这里以前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某街道一位居民热心地向记者介绍起小区环境变化的前因后果,“我们原本打的是市长公开电话投诉小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想到来了一群公益诉讼检察官。他们来到社区实地调查后,没过几天,社区就安排人员把空地上大量堆放的生活建筑垃圾清理干净了,还新建了分类垃圾站……”
公益诉讼检察官为何和市长公开电话有联系?这得益于成都市检察院检察业务数据中心与成都网络理政社会诉求平台数据的实时共享。今年5月,成都市检察院联合市网络理政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与网络理政平台公益诉讼办理办法(试行)》。根据该办法,两家单位可以实时共享公益诉讼法定领域的信息,成都市检察机关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持续稳定的“案源库”。
“此外,我们还在成都市选定了18个基层检察院作为试点,让公益诉讼观察员和社区街道网格员通过‘随手拍’‘随时报’的方式,有序参与到公共利益保护之中。”成都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负责人习丽嫔介绍说。
解决好案件线索来源问题后,摆在公益诉讼检察官面前的就是如何提高办案质效,服务超大城市治理的课题。
早在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之初,成都市检察机关就定下了公益诉讼要全力服务大局的基调。具体来说,围绕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守护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公益保护专项活动;围绕“世界美食之都”建设,持续关注群众反映的网络餐饮违法入网经营反弹回潮、保健市场乱象等问题;围绕“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探索开展文物保护专项监督活动,助力守住城市历史文脉;围绕城市居民饮用水“最后一公里”安全问题,部署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
前期的探索和积累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今年年初召开的成都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会议上,该市检察院检察长吕瑶指出,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案件领域分布不均衡,“等”外公益诉讼工作总体上存在短板。
“为此,我们在继续做深做细生态环境、食药安全领域案件办理工作的基础上,加大了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出让领域的专项监督力度,先后部署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领域专项监督整治活动、违规领取基本养老金专项监督活动、公共租赁住房领域专项监督活动。”习丽嫔说。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两级检察机关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立案数占公益诉讼立案总数15%,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案件结构不均衡的情况得到一定改善。“同时,第八检察部还与未检部门探索建立共同推动涉未检公益诉讼工作合作机制,加强涉未检公益诉讼领域案件办理,开展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互联网公益保护领域‘等’外探索也取得初步进展。”习丽嫔说。
与此同时,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新职责,公益诉讼并不为社会公众熟知,因此抓好案件办理的同时,成都市检察机关也在宣传上下功夫。
“益路蓉行”成都检察公益诉讼品牌今年正式亮相,与网络理政协同开展的公益诉求办理工作被各级媒体报道,品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成都市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强与行政机关的良性互动,有效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更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