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家方成说他最佩服的闲章是侯宝林先生的“一户侯”。李白有诗:“生不用封万户侯”,侯,是汉代爵位最高的一层,“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侯宝林姓侯,单只一户。正是幽默大师才想得出的大手笔。
其实方成也有诙谐的闲章,比如他最满意的:“我画我的。”漫画像杂文,难免针砭时事,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漫画是随着新闻评议而闪亮登场的,这句从毛泽东“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中化来,彰显了一个漫画家的特立独行,又似罩了一件“童言无忌”的外衣,可以单枪匹马冲锋陷阵。
闲章附属于名章之外,又不可或缺,试想,一幅字画不能横七竖八或倚或躺的全是名章,查缺补漏锦上添花这些细致活儿,还得靠形式活泼涉猎广泛的闲章点缀,才能显得意趣盎然,一扫呆板枯燥之气。唐代宗丞相李泌以书斋名“端居室”入印,而开后世闲章之先河。我觉得,闲章之闲,大抵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据说郑板桥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表示对徐渭的敬佩。这一故事记载在袁枚《随园诗话》中,广为流传。郑板桥是“扬州八怪”杰出代表,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何故如此贬低自己?况且世人也未发现有此闲章,《板桥先生印册》内倒有“青藤门下牛马走”的印文,是委托一个叫吴于河的人雕刻的,郑板桥乾隆戊寅(1758年)的画上就盖有该印。“牛马走”,掌牛马之仆,自谦之语,看起来更符合郑板桥的性格。
闲章如邮票,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方成在《中国人的幽默》一书中说:“别看闲章字数很少,但也是一种学问,创意还是煞费功夫的。”高雅俚俗,浓缩成一句,不能撷取现成的,还要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怀,当然不容易。
唐伯虎“凤凰山下一书生”,清流不二;齐白石出身木匠,卖画为生,自刻“鲁班门下”不足为怪;徐悲鸿江苏宜兴人,正宗“江南布衣”;李可染画牛,用字“孺子牛”;吴昌硕中年做安东知县,一月后辞官,故有“一月安东令”;张大千出身贫寒,他用“乞食人间尚未归”和“苦瓜滋味”表达了自己的经历和处境;潘天寿“不雕”有对艺术的看法,有对人生的要求;瞿秋白、杨之华合用一印:“秋白之华”,巧思里更有夫妻间的志同道合,心心相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舞动的北京”中国印,可谓让闲章驰骋四海、大出风头,狠狠地风流倜傥了一把。
写字画画的人,拥有一枚得意的闲章,大约是非常欢喜的,并不要求非得田黄鸡血才是心头挚爱。句容书法培训的始创者景玉峰获赠友人南京画家廖松涛所刻“茅山一景”,每每灯下玩味,钟爱溢于言表。茅山乃景之家乡。我曾给他以下内容:“小风景”、“江南好风景”、“此景在宋家”(景所在村庄曰“宋家庄”,恰夫人姓宋),他一概乐呵呵收下。
闲章之闲远不止此,翻开董桥《旧日红》,起始便说:“近日坊间邂逅几柄旧折扇……郭若愚一九四四甲申夏天画的墨梅,只题‘庭空月无影,梦暖雪生香’;右下角钤了一枚白文方章‘梅清石瘦斋’。”残留的旧时月色,因了一方朱底白文的闲印,而在时光流转中,落下瓣瓣梅,屡屡香。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