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公寓心(二十一)
2018-08-20 16:07:00  来源:

  小说《公寓心》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散文化的语言,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龙逸云、王清秋等一群大学生在校期间和步入社会后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当代青年在事业、爱情、家庭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执著与追求。心是公寓,寻找着合适的房客。事业、爱情和家庭都是过客。让我们把心安放吧!

  ■走在大街上,清秋边走边想,“检察院的工作做得这么细,我也不能逊色了。”

  追捕真凶,刻不容缓。在初步查证线索的真实性后,李向东立即和同事孙江河奔赴被害人的原籍鲁南市。

  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他们来到鲁南市。要去的地方处在山区,必经的小道细如羊肠,一路上弯弯曲曲,汽车根本开不进村子,李向东和孙江河徒步二十多公里山路,到村里时已是掌灯时分。为了把工作做得深入细致稳抓凶手,他们顾不上休息,连夜走街串巷,到村民家里秘密查访,后来获悉的一条线索让他们俩兴奋不已,凶手就在村子里的砖瓦厂打工,这条消息似乎把他们多天来的劳碌洗刷得一干二净。

  砖瓦厂有三十多名工人,在这三十多个人里查找凶手并非易事。知情人怕打击报复不愿出面,无奈之下,他们根据知情人描述画出嫌疑犯速写图。李向东一遍遍地看速写图,可大脑里始终形不成一个成型的轮廓,到底这凶犯是何面目,李向东心里实在没底。没底也得上。为了不打草惊蛇,抓捕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须精准,务必达到万无一失。李向东和孙江河开始耐着性子蹲点守候观察,这一守候就是三天三夜的连轴转,身上被蚊子叮得到处是红疙瘩,真正是体无完肤。

  第四天,是收网的时刻了。

  砖瓦厂里,工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李向东和孙江河身着便衣,走进砖瓦厂厂长办公室。这间办公室极其简陋,李向东对厂长说明来意,然后,李向东和孙江河站在窗户前对工人一个个地筛选,号准之后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走出办公室,装扮成拉砖的商人很随意地和工人聊天,查看砖瓦,一步步地靠近目标。

  抓捕很顺利,两名杀人真凶几乎没怎么挣扎,好像,他们也在日思夜想等着这一刻。

  案件真相至此应该大白了。

  这些都是听说。作为此案的承办法官,清秋心里的压力自然不轻。人命关天呢!到底是不是冤案,她必须慎之又慎。

  下午,下班铃响过十多分钟,清秋还在办公室看卷,已经六点半了,她知道,她又来不及接女儿了,她慌忙给林子海打电话,嘱咐他赶紧去接孩子,要不女儿又眼泪汪汪地在幼儿园门口张望了。心里想着:“这卷要是能拿回家连夜看就快了,可惜有规定,这也不能,那也不能。只有锁进档案柜里最保险。”

  正思忖着,有同事在门外喊她,“清秋,下班了,走吧。”清秋答应着,合上案卷,把卷锁进保险柜,关上窗户,插上插销,四下里看了又看,随手关了灯,方锁门出来。

  走在大街上,清秋边走边想,有一个疑点一直在心头悬着,她不能不想。“检察院的工作做得这么细,我也不能逊色了。”这样想着,心里便有了主意。“明天得抽个时间去看守所核实核实。”

  这个案件一闹腾,清秋身上酝酿多日的娇媚已消失殆尽。她曾暗自下决心,为了他们的婚姻她要好好地修炼,温柔的女人味,子海说她缺少的就是这

  个,可办案不容许她娇媚,在单位泼辣摔打惯了,她的泼辣她的豪爽随着惯性也到了家里。在家里,她说话也是干脆利落,哪有半点温柔可言?

  第二天上午,她和副庭长齐全办齐手续,开车直奔看守所。

  来到看守所,她和齐全按程序提审嫌疑人。他们在高高的大铁门外耐心等待。过了一会儿,有人喊“报告”。铁门开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挺拔的身材,穿着号服,整个人灰扑扑的,低眉顺眼,无精打采,完全没有杀人犯的狂野不羁。不过,话说回来,谁脸上也没写着杀人犯仨字。

  他们来到邻近的一间提审室,开始讯问。清秋低头作笔录。

  问:我们是烟东市人民法院的法官,今天来,有几个问题找你核实一下,希望你实事求是回答,作伪证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答:好,这我都知道。问:姓名?

  答:我说你们是咋回事,都说过多少遍了,我叫王辉,和我一块杀人的是郑运河。要杀要剐随便,别问个没完。反正早晚是一死,杀人偿命,这谁不知道?别拖来拖去折磨人,快点把我毙了得了。

  问:王辉,希望你好好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接下来,王辉干脆耷拉下脑袋,不再开口,无论他们怎么问,怎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就是不开口。

  讯问不了了之。王辉抵触情绪很强,只得暂时冷处理。

  回来的路上,依然是清秋开车。齐全忽然问清秋道:“清秋,听人说,院里马上又要竞争上岗,你准备报名吗?”清秋闻言扭脸说道:“真的?”旁边一辆车“唰”地超了过去,清秋心里一惊,急踩刹车。齐全吓得一迭声地说:“看路,看路。”

  两个人不敢再说话,清秋心神不定。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刘红梅

  编辑:王越